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11 10:50:58| 人氣82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培養思考的習慣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培養思考的習慣

 

從前,某位報社記者曾刊載亨利.福特的訪談。

 

記者:「如果現在有一位知識豐富的人,曾獲得全美國問答遊戲冠軍,您會用多少薪水聘雇他呢?」

 

福特:「大概就二十五元美金到三十元美金左右吧。和買一套百科全書的錢差不多。」

 

記者:「那麼,您會用高薪聘請什麼樣的人呢?」

 

福特:「我想聘請的,是擁有遠大目標,並且有能力快速解決問題的人。」

 

從這個例子看來,福特幾乎完全不重視知識。在商業的世界,知識是不被重視的。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偏重知識的。因此習慣用「答對、答錯」或「正確、錯誤」的方式思考。

 

不過出了社會之後,這種二擇一的方式是不適用的。

 

重要的是,是否擁有思考力,能夠著手處理沒有解答的問題,並且配合狀況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

 

微軟公司的應徵考試,內容是出了名的特別。

 

例如,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考生們思考「下水道的蓋子為什麼是圓的?」。

 

答案很多。

 

典型的答案是:「如果是四方形或三角形的,若不小心轉了個角度,就可能掉進洞裡了。不過如果是圓形的,就絕對不會掉下去。所以會把蓋子做成圓的。」

 

但也可能是其他答案,如「將蓋子闔上時,不用特別注意角度,比較輕鬆」或是「形狀是圓形的話,便可以轉著搬運」等等。

 

微軟公司用這樣的題目,來測試考生的「思考力」。

 

思考力和我們的肌肉很像。

 

如果散漫地度過每一天,就會讓思考的機會溜走了。

 

若放棄思考,這份能力就會隨著時間退化。

 

這是非常可怕的。

 

不過只要稍微用心,就能防止這樣的狀況。

 

只要習慣每天稍做思考即可。

 

為了提高我們的思考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能夠注意的地方。

 

我們需要事前決定幾種思考模式:「見到某事物的時候,要思考些什麼?」

 

例如,踏入初次造訪的餐廳時,試著思考這間餐廳生意好不好。

 

見到新商品或剛出道的藝人,試著預想會不會受歡迎。

 

閱讀企業經營者寫的書時,試著預測這間公司的將來。

 

當然,這些分析的結果不一定都是準確的,也有不準的時候。

 

不過這更是一項契機,可以藉此思考自己所預測的內容,為什麼是不準的。

 

只要重複建立假說、驗證的過程,便能不斷鍛鍊思考力了。

 

現下已經不是能夠基於從前發生過的事例,來尋找答案的時代了。

 

「今天是立基在昨天的延長線上,今天的延長線上有著明天」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從今之後的時代,是需要自己發現問題,並且推論出解決方式的。

 

因此,思考力非常重要。

 

請記得鍛鍊思考力吧。

 

鑽研自己所負責的業務

 

只要是商務人士,都希望「多多學習來提升自己」。

 

不過,有很多人只是想想而已,卻不付諸行動。

 

這是因為需要學習的範圍太廣了,擁有太多選擇了。

 

所以很多人不行動,任由時間在眼前流逝。

 

但也有些人,不鎖定學習範圍,廣泛地對每種事物都接觸了一些。

 

可惜的是這種方式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這星期打排球、下星期打棒球、下下星期踢足球,把自己的練習時間打散,是沒辦法練好任何一項的。

 

我在講授關於「啟發自我」的研習課程時,常有學員問我:「我雖有心想做,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請告訴我該學習什麼呢?」

 

此時我總回答:「那麼就從你現在所負責的業務當中,決定一個主題,並且試著鑽研下去吧!」

 

就算學得再多,若無法活用這些知識,也是無益的。

 

身為商務人士,就算成為無所不知的雜學通,也沒有意義。

 

最重要的是擁有能夠實際使用的知識。

 

針對所負責的業務認真學習這才是身為商務人士的學習法則。

 

我每年過年時,都會決定該年的學習主題。

 

例如,我在當會計時,那年學的是「資金調度」、擔任業務那年學的是「口頭報告的方式」等,我會選擇目前所面臨的主題。

 

決定主題之後,我會到書局或在網路上,選擇這個領域的好書,買下幾十本。上班通車時,一本接著一本讀下去。

 

這些書的內容許多都是重複的。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但同樣的事物重複學習數次,就會存留在腦海當中。一年之後,關於這個領域的知識,我愈懂愈多,並且活用在每日的工作上。

 

以我來說,並沒有因此感到辛勞。「將學習領域凝聚在一整年的通車時間」我只是這樣做,就能獲得對工作有益的專業知識。

 

學習與所負責業務有關的知識,有三個好處。

首先,「能立刻學以致用」。學習關於自己工作的內容,學了之後立刻能在職場上試用,更能提升學習效果。而且能夠親身感受自己的成長,工作也會變得更有樂趣。

 

接著,是「學習效果很好」。學習目前正面臨的課題能夠讓你在短時間內快速學會很多東西。這和考試前抱佛腳一樣。因為眼前正是能夠應用的機會,應用之後能夠吸收得更快。

 

第三項是「提高評價」。透過學習讓工作更順利,那麼周圍對自己的評價當然會提升。會讓自己更有自信,引起對新事物的學習欲望。

 

我們是將自己的能力賣給公司,藉以領取薪水。身為商務人士,若想把「自己」這項商品的價值提高,只有提升技能這個方法了。

 

當公司決定選拔新任課長的時候,能夠勝出的只有一個人。

 

就算能力只輸人一些,只要是第二名,就沒有用了。

 

若能針對眼前工作學習,慢慢累積努力成果,機會就會愈來愈多。

 

「針對所負責業務鑽研學習」請培養這項習慣吧。

20歲就要懂 40則好感工作術

20代で読んでおきたい成功の教科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8896


20歲就要懂 40則好感工作術

台長: 格勒菜園
人氣(824) | 回應(1)| 推薦 (1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文章轉載 |
此分類下一篇:好好衝突,親密加分
此分類上一篇: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cathy fish
這篇文對我很受用,收藏了.

感謝分享~ 晚安. ^ ^
2014-01-12 00:43:16
版主回應
思考與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便像是電腦軟體在電腦裡運作一樣,許多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語言學家、資訊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類心智運作的系統有四大類,包括:(1)有限的訊息傳遞系統 (2)知識系統 (3)認知策略系統 (4)認知的自我監控系統。這四個系統的運作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主宰了你我的學習態度、注意力、辨識能力、記憶力、思考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決策力、創作與發明。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一個人的心智處理能力可以了解他的行為、思維模式、如何抉擇、動機和情感的程度。

  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理解心智模式對你的未來有多大的影響,本書作者嶋田有孝提供了四十條原理原則,深入淺出地舉出許多偉人和經營家的實例,有系統地告訴你,當你面對一件挑戰或困難時的正面解釋,可以讓你產生β腦內啡荷爾蒙,讓你神清氣爽、充滿活力;如果你以負面解釋,腎上腺素會自動激增,心跳加快,緊繃的情緒會讓你更覺得自己過不了關。放棄的念頭,導致必然的挫敗。未來仍有很多未知數,但若是加強內在的心智處理能力,未來會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挑戰。

妳也可參考此篇http://mypaper.pchome.com.tw/truth1001key/post/1323752043
12種「認知偏見」 讓你的大腦無法理性思考
2014-01-14 15:21: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