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11 10:40:22| 人氣5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發展非常遲緩。

 

據說他到了五歲還幾乎不會講話。

 

學校的老師對他父母說:

 

「很遺憾,我想您的孩子無法從事與智能有關的工作。為了將來著想,建議您現在開始培養他的手工技能吧。」

 

他後來雖然進了高中,但因成績太差而退學。

 

接著,他參加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分校的入學考,這裡不需要高中學歷便可入學。第一年他沒考上,第二年總算考上了。

 

到了找工作的時候,他原本希望能夠留在學校當助手,卻不順利。暫時過了一段以打工維生的生活。

 

後來他進了瑞士專利局擔任審查官,卻因為處理申請文件手法不俐落,完全無法獲得周圍的好評。

 

為什麼這樣的愛因斯坦會成為世界知名的偉人呢?

 

這是因為他無論身處在何種環境,都一直相信自己的能力。

 

「人類是被上帝遴選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被賦予重要的職責而生。你總有一天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愛因斯坦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如此告訴他。因此他無論怎麼失敗,也不曾失去自信,不斷努力。

 

一九五年,他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論文。

 

起初,這位沒沒無名的專利局職員寫的論文並未受到好評。

 

但長年累月下來,他的論文漸漸備受矚目,之後他成為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學者。

 

「無論做什麼都不順利。」

 

就算遭遇挫折,也不能失去相信自己的心。

 

愛因斯坦從前的發展非常遲緩。

 

但他卻相信自己的未來有著無限可能,因此總是能夠積極向前。

 

一般來說,人們是依照自我意象來行動的。

 

因此「現今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其實和行動沒有關聯。

 

人們是被「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思維所影響。

 

世界上有人以負面的角度看待自我意象,並且深信「我就是差勁的人」。這樣的人,就算遇上了好不容易到來的機會也沒有用。

 

例如,就算受到邀約也會心想「我是不受歡迎的」而拒絕了邀約。

 

就算面對目標,也會心想「反正一定會失敗的」,因此無法拚了命去做。

 

若有機會在人前發言,心中卻想著「反正我就是不擅言詞」而逃避,這麼一來,無論如何都不會進步。

 

就算受到讚美,也無法坦率地接受,而心想「真是不舒服哪」。

 

如果心中想著「自己是差勁的人」,那麼面對事物時就會消極,並且無法脫離這種狀態。

 

「我擁有自己特有的、了不起的才能。」

 

「美好的將來正在等著我。」

 

「我絕對能夠成功。」

 

這些想法都是不需要任何根據的。請一定要如此堅信。

 

若能夠擁有正面的自我意象,想法及行動都會因此更為積極。

 

「相信自己」的心是帶來能量的泉源,並能夠喚來成功。

 

經常認為「做得到」

 

時值江戶時代,有兩名青年抱著想要「創業」的心情從鄉下來到江戶(譯註:現今的東京)。

 

他們經過了漫長的旅程,總算抵達江戶近郊,此時兩人見到了不可思議的事。

 

「水喔!有沒有人要買水呢!」

 

此時路邊有人正在販賣飲用水。

 

看到了這個場景,其中一名青年心想。

 

「只要到河川或池塘,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為什麼他拿來賣錢呢?江戶真是可怕的地方啊。這樣的地方,我想是不能住人的。」

 

他立刻下定決心返回鄉下了。

 

但另一名青年卻是這麼想的。

 

「只要到河川或池塘,明明想要多少水就有多少,但他卻拿來賣。江戶真是有趣的地方啊。這麼說來,我在這兒似乎做什麼生意,都能夠成功呢。」

 

這名青年在江戶市街內開始經商,不久後果然獲得了成功。

 

上述例子當中,兩人抱持著相同的目標,見到了同樣的事實,卻產生了相反的看法。

 

重要的不在於事實。在於解釋。

 

就像是硬幣有正反兩面,事實也擁有正、負兩面。

 

若只見正面,便看得到可能;若只見負面,則會看到阻礙。

「覺得『做得到』和『做不到』都是對的。只是帶來的結果不同罷了。」

 

這是福特汽車創辦者亨利.福特(Henry Ford,西元一八六三年一九四七年)所說過的話。

 

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卻切中了問題核心。

 

若相信「做得到」,那麼看起來不可能的事也會成為可能了。

 

因為就算遇上了阻礙,也會堅信未來能夠成功而不放棄。

 

若想著「做不到」,那麼就算多麼簡單的事情也會成為不可能了。

 

因為會立刻放棄,並且無法持續努力。

 

這裡試舉業務員的例子說明。

 

業務員心中若想著要讓客戶簽下契約,那麼就算被拒絕一次也不會放棄。

 

並且堅信「某天我一定會得到契約」,持續造訪客戶。

 

雖然在獲得成果之前可能會花上許多時間,但最後他總算如心中所想的,取得了契約。

 

另一方面,若業務員一開始就想著一定簽不到契約,結果會如何呢?

 

他會一邊想著「反正是不可能的」,心不甘情不願地造訪客戶。

 

若被拒絕一次,他便心想「反正是不行的」而輕易放棄了。

 

結果當然就正如他所想的了。

 

也就是說,我們就像一塊磁鐵。

 

會招來與自己想法相同的結果。

 

一般來說,人們之所以擁有朝向目標前進的能量,是從「我一定做得到」的自信中產生出來的。

 

請對自己抱有自信,認為自己擁有了不起的能力。

 

經常想著自己「做得到」,並且以此開拓人生吧。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18896&page=1

台長: 格勒菜園
人氣(565) | 回應(0)|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文章轉載 |
此分類下一篇:培養思考的習慣
此分類上一篇:最悲慘的急救 一名醫師的死亡凌遲事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