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2-06 22:49:22| 人氣1,32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聞法心得:境者鏡也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聞法心得:境者鏡也
索朗格勒    寫於2002年初

回憶觀賞過的一部影片Seven Years in Tibet〈火線大逃亡〉時,片中的二段畫面,一段是一群藏人在放映機前的跳動飛舞,反映在壁上的跳動人影及片中飾演達賴喇嘛童年的小孩,在觀看底片透過放映機呈現的歷史鏡頭。讓我聯想到「入法門論」裡的一段內容,「然由菩提論者,諸法皆無自性,一切外境接由心之所顯也,一切諸相皆是虛妄,是故當知諸外魔內魔者,皆由自心之外顯也,實無內外之別……(p.411)」。底片或跳動的人物,如同我們的妄心,顯現的影像如同外境,希望畫面好看、劇情精彩,或悲劇、或喜劇,是不同影片的顯現,製作、剪接、編劇、導演、演員…..,每一環皆不可忽略。

學佛後更瞭解,要有好的結果,要從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下功夫。西藏文的佛教徒,意譯為「內省的人」,很是貼切。讓我面對種種逆境、障礙、困難、不順己意時,能先反觀自己,檢討自己的知見正否?檢討自己的三業與四寶相應否?而不是帶著偏見批評外境,如同戴著有色的眼鏡看境界,境界都失真了,都是自己內心投射的心境,然後我們再對投射的心境批評,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自相矛盾,對自他皆損。

然後從觀眾的角度進一步思考,不同的觀眾看同一部影片,有的覺得很精彩、有的覺得很無聊,或起煩躁、或半途離場、或睡覺,種種不同的反應,我們對境之身心反應,如同觀眾一般,各人有不同的感受,對境有不同的詮釋、不同的認知過程,身、口、意不同的造作。

未學佛前,總認為自己的情緒反應,三業的造作是直接由外境的刺激而來,一切的問題皆可找各種理由推給外境,過失不在自己,還自以為很聰明,反倒是個愚夫,被境所遷,不由自主。學佛後發現原來我們身、口、意三行的重要依據,是在我們的觀念,我們的認知過程。佛陀在開示五蘊時,即把外境、心境、心、心所的關連、互動做了很好的說明。

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正達摩祖師論」之開示,令我更清楚明白,「….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和合今世新因業報果熟所顯,今方得知,但皆屬因果惑業有為之相,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p.31, p.32)」境界如同一面鏡子,反映了過去宿因和合今世新因。我們對境之造作,亦反映了我們的認知,是否正知見?是否明瞭法義理趣?

有謂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望學佛者真能以境為鏡,共勉之。

回首頁http://mypaper.pchome.com.tw/truth1001key

台長: 格勒菜園

GHHJUUHHJ
你好:格樂菜園

境由心造,因緣無常,因空性而求見自性,看事情的

態度,往往反應自己對外物.外境的看法,而佛法,讓我

能看更,更遠,...也更知自己的不足,謝謝你的點閱和

分享.....感恩
2014-05-05 14:28: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