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麗芳
「我第一次來山西,臨行前,家鄉的兄弟們勸說我這邊的汾酒很好喝,一定要嘗一嘗。」#嚴仁鴻 正忙著張羅隨行的「布袋人偶」,只能探出一絲時間和來往的人聊天。
布袋戲並非台灣土生土長,史載源於明末清初,起於福建泉州。又被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又兼備中國傳統戲曲特性。自從清代發展以來,日趨普遍,戲班的組成也漸由個人轉為師徒相承。此間,有不少福建藝師或自台灣前來習藝的藝師返台,將掌中戲流傳到台灣,廣受民間歡迎。
嚴仁鴻這次帶著家鄉古老木偶戲,來山西參加第25屆中國圖書博覽會,在台灣展區外圍進行展覽表演,引來山西市民圍觀拍照。25歲的太原男孩司超是一名資深追隨者,兒時在家鄉電視台曾看過布袋戲演出,「從那時起我就搜集好多相關信息,算是超級『粉絲』吧,你們不懂的,都可以來問我。」
記者在現場看到,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後有聲音演員配合,整體表演形式類似內地傳統的皮影戲。
「以前布袋戲常在廟堂之外表演,常能引人注目」,嚴仁鴻彷彿看到曾經的繁華景象,「現在願意繼承的人少了,這麼多娛樂方式佔據了年輕人的業餘生活,哪還會有人願意追隨呢?」隨著布偶表演者的老齡化甚至紛紛去世,皮影戲已慢慢在民眾的生活中失去了曾經的色彩。「製作布偶頭有幾十道工序,老師傅們渴望把技藝傳給下一代,很少有人願意接過『衣缽』。」
這種傳承窘境引起了台灣社會的關注,一部分有責任心的人在努力「尋醫問葯」。嚴仁鴻本是台灣的科技大學專教行銷管理的老師,幾年前看到朋友做布袋戲的保護工作很吃力,「我當時想看能否結合我的專業,運用新的演繹手法,與現代傳播結合。」
「這是個 #豬八戒,你看不出來吧?豬頭人形大臉變成了長髮的美男子。」指著一個半米高、形似日本動漫形象中的「#聖鬥士」,嚴仁鴻坦言,嘗試著在傳統的人物身上加一些流行時尚元素,一部分年輕人很喜歡,但是傳統的老年人,他們覺得把傳統人搞得「不三不四」的,不是很理解。
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山西,土地上留存著諸多歷史遺迹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也無法讓這些傳統藝術更入人心,許多古老技藝面臨著如同布袋戲一樣的傳承困境。
「原來 #衛青、#霍去病、#狄仁傑 都是山西人,不來不知道。以前只知道 #關帝聖君 是山西人,他在台灣很出名的。」嚴仁鴻坦言,一直以來都認為山西相對封閉,了解不多。「不過來了覺得好多了,很親切,尤其是這裏的人,很熱情周到。」
「這些都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當然不能流失。」嚴仁鴻有個願望,把布袋戲拍成電影,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忠孝節義」。(完)
詳全文 #台灣布袋戲遇 上 #山西「#老白汾」-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927/15243699.html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df/2015/09-27/7546948.shtml
北京新浪網: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927/15243699.html
中國江蘇網: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5/09/27/0264505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