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第一個週末,跟太子、公主一塊去了一趟天梯。
這是我們一直聽聞但為了不想跟觀光人潮擠就遲遲還沒拜訪的一個地方。
我們走哪一條路線,我也搞不清楚,反正有公主帶路嘛。
公主說一直到「石崁湖橋」他來了好幾次,
因為幾次的颱風,造成沿線以及停車場往天梯的步道坍塌,
目前投54線全線禁止非農業用各型車輛通行,預計2008.2.1重新開放。
在好心的怪手司機導引下,我們輕鬆的來到玉褔吊橋上方處的停車場,
往向下的陡坡走,從玉褔吊橋這端走到天梯單程約一個小時,
玉褔吊橋前的廢棄攤位,因為封路跟著荒廢,有一些荒涼。
一路上旅人不多,來回二個小時的時間,幾乎就我們三個人獨享這美麗景色。
因為還打算去拜訪「上山閱讀」,所以趁著天色未晚離開此地,
應該有一頭可以接投49線,我們便往投54線的另一端前進,
雖說有公主這一個功力可比GPS的能手在車上,但一路還是心驚膽顫;
因為路況確實很差,cefiro的底盤受盡蹂躪,碰撞聲連連,
已經陷入兩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我們數著電線桿前進,
太子盯著大燈前方的路面緊繃著身子,我心裡頭想像著這兩側的深谷的景象,
整路的石頭坑洞,行車時速只能三、五公里,
手機訊號也斷斷續續,想call out求援也很困難,
到底「投54」是通到哪裡啦?真得會越走越生氣,
援助的朋友也沒辦法給個答案,
我們只好一路向前,誠心祈求行車平安了,
天知道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路燈,還有反光鏡時竟然會興奮的歡呼。
天梯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大鞍里,
是前往太極峽谷風景區的必經之處,
梯子吊橋全長136公尺、兩端高度落差為20公尺,橫跨梯子嶺溪,
由於天梯附近有大鞍嶺及梯子嶺,
經過大鞍里民共同命名為『梯子吊橋』,也被稱為『天梯』。
梯子吊橋橋下就是『太極峽谷』,太極峽谷原名『石杭峽谷』,
是由發源於杉林溪附近的加走寮溪在竹山鎮的大鞍里切穿山塊裂隙而形成;
太極峽谷險峻雄偉,河流侵蝕形成的獨特地質景觀,
溪流以垂直岩層之走向下切成落差近400公尺之峽谷甚為壯觀,
有如一幅美麗的圖畫,因而有『西部太魯閣』的美譽。
終於,路接回投49線,我們總算走到公主認得的路了。
沿著投49-1線台到「上山閱讀」,時間是八點鐘,
從五點多一點離開天梯,竟然花了快三個小時,這一路真是艱辛啊。
緊繃的精神一鬆懈,一陣寒意直撲而來,
熱心的店員妹妹為我們遞上了三杯熱紅茶暖暖身子。
挑高的建築物有簡單的白牆、古樸的木質桌椅,
應該是茶農的倉庫改建,簡單質樸中有一種溫暖、知性的美。
我們三個人點了冬筍、南瓜牛奶以及土雞醬筍火鍋,
還真是可口啊,湯頭濃郁,風味不俗,可以吃到廚師的用心;
只是天色已黑,無法好好品味面對一整片茶園及山谷的風景,
店員妹妹還跟我們說今天天氣不錯,可以看見斗六市區的燈火咧,
下次應該找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再來,我心裡頭這樣念著,
抬頭是滿天璀璨的星子,「有流星!」,一抹銀色畫過天際,
這真是太幸運了,
早上有個出遊的好天氣、終於一償宿願到天梯、
充滿驚險刺激的產業道路夜行、好吃的晚餐跟看到可以許願的流星,
今年一定也會是這樣多采多姿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