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5 11:40:37| 人氣3,13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兵回馬祖之一→北竿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為在北竿前往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途中】
『一漲一落連江水,一石一瓦閩東情。』
連江地景,不僅令人聯想到這是天上灑在閩江口的一串珍珠,也讓人想起那兒堅毅的民風,點點滴滴串成了迴異於台灣島的風情......馬祖。
“閩東之珠”北竿,是馬祖的第二大島,傳統聚落-芹壁村最具特色,此外浪漫的沙灘與星羅棋布的礁嶼,適合讓人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懷舊與現實交錯的迷人風韻。
●●●話說北竿:
北竿面積和人口都居馬祖第二大鄉,離島也最多,並包含了馬祖燕鷗保護區8座島礁中的5座,以及至今仍為國軍駐防,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高登和亮島。
北竿島小山高,馬祖第一高峰壁山〈298公尺〉、尼姑山、里山、坂山、芹山、雷山、風山、大沃山首尾相串,使得全島地勢起伏劇烈。此外,沙灘多、離島多也是北竿鄉的地理特色,更型塑了豐富多變的旅遊風貌。
北竿最傲人的旅遊資產,無疑是芹壁村的閩東建築群,傳統聚落的意象,枕山面海的立地,蘊含著人文與自然之美;另一座小村橋仔,則呈現出另一番漁業發展的軌跡。此外壁山遠眺、碧園攬勝、坂里戲水、塘沃踏浪,或是大坵訪古、海上賞鷗.........,在在使旅者的行囊豐富。

◎一系列的文章將會陸續呈現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相片的部分在我的相簿裡已經整理好了,“老兵回馬祖系列”,歡迎點閱,謝謝大家

【照片為北竿機場盡頭的海灣】
前言:
終於了了一樁心願了,睽違許久的戰地,終於在2008的暑假重回它的懷抱。
行前的準備工作足足作了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從資料的蒐集,行程的安排,交通及住宿的規劃,都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確認,不敢疏忽,畢竟離開太久了,那已接近是全然陌生的地方了,更何況北竿、東莒、東引都沒去過,外島地區不比台灣本島,一切疏忽不得,一切就緒之後就等著出發了。
出發:
8月18日晚上就先到台北,興奮之情難以言喻。19日大早,迫不及待的到松山機場,劃好了坐位,託運行李,期待已久的馬祖之行終於確定了。
50分鐘的航程,立榮航空的小飛機終於降落在北竿機場了。下了飛機,踏上了北竿的土地,深深的吸一口氣,“馬祖,我終於回來了!”時間是97年8月19日上午10:15,不是作夢哦!
初抵北竿:
北竿對我而言是陌生的,當年在南竿,天天可以清楚的望見北竿,可是卻是可望而不可及,對它充滿了好奇。直倒退伍離開南竿的當天,到北竿轉搭軍艦回台時,才有機會踏上北竿的土地,可惜的是都來不及看到什麼就上軍艦了。當時曾暗暗的許了個心願:“有機會一定要再來北竿”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33年了。
馬祖太陽的威力可是無法擋,雖然海風徐徐吹過,但晴空萬里無雲,天氣真的熱到不可。坐上了「北海岸飯店」的接駁車,才幾分鐘的時間就到飯店了,老闆熱情的接待‧讓我的心稍稍的安定下來。
安頓好行李,租好摩托車,也把防曬的工作做了萬全的準備,並且跟老板請教了行程的路線及注意事項,出發了!老兵帶著菜鳥要闖北竿了!
【照片為大沃山的12據點】
●●北竿行腳《一》:
摩托車奔馳在上下起伏的山路上真是刺激,車子時而爬得氣喘吁吁,時而煞車煞得吱吱作響,自由自在的行程很是愜意。繞著大沃山走,「12據點」出現了,聽說這是當年北竿重要據點之ㄧ,緊扼南北竿之間的水道,如今撤哨了,馬祖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在幫它改頭換面,期待有一天成為讓觀光客驚艷的景點。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也在這個半島上,陳列了許多戒嚴時期的重裝戰車、大砲、坦克車、迷彩的偽裝網,讓人目不暇給。現在少了肅殺的味道,但卻給曾經經過戰地洗禮的老兵們留下許多難以抹滅的回憶,也將給後人留下許多難以想像的遐思。
「06據點」為大沃山北邊的據點,現今已荒廢,馬管處在此設立一個解說台,可以眺望‘國之北疆’大小坵、高登、三連嶼,這裡因為東北季風的侵襲,因此沒有高大的樹木遮蔭,在炎炎夏日裡真是熱得無處可躲。
天正午時分太陽高高照,全身幾乎都濕透了,肚子又餓得咕嚕咕嚕叫,於是打道回府,先沖個涼,換一套乾爽的衣服,找吃的東西去了。黃金餃、傳統手工魚麵、魚丸湯,大口大口的吃,真過癮。
北竿也有7-11呢!就在投宿的北海岸飯店旁邊,真方便,舒跑一瓶又一瓶的灌下去,把剛剛流失掉的水分通通補了回來。老闆告訴我們,中午太熱了,睡個午覺,三點多再出門,玩到天黑正好,感謝老闆提醒我們。
【照片為未在北竿北邊的橋仔聚落全景,村內有漁濃展示館,還有山西靈台公、北極玄天上帝兩座廟宇。】
●●北竿行腳《二》:
避開了酷熱的中午,三點多再次的踏上旅程。北竿的馬路上下起伏坡度很大,騎起車來都要特別小心,不過沿途的景色變化多端,慢慢的騎,用心的欣賞,驚艷連連,北竿的風光可不是蓋的喔!
“橋仔聚落”是下午的第一個行程,這個村落是馬祖地區廟宇最多的村莊,總共有八座廟宇,可見昔日漁撈風光的時代於村的人口之多。曾幾何時,橋仔風光不再,現住的人口極少,形成「神比人多」的奇特現象。漁村展示館是傳統的漁網漁具展示館,主要展示早年先民靠海生計,使用傳統捕魚的作業方法和各式漁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午後的小漁村安靜得幾乎要令人窒息,廟旁賣特產及賣冰的小攤販,閒得打起盹來。除了一些觀光客外,幾乎看不到當地的居民,就只有廟口幾位老婦人靜靜的摺著紙蓮花,週遭的一切事、物彷彿跟他們沒有任何關聯。當天到橋仔的觀光客還真不少,隨著一陣陣的嘰喳聲看過去,竟然碰到了熟識的人,北門國中退休的同行羅碧玉老師,她們一群退休的老師到南北竿旅遊,他鄉遇故知,真是難得。
幾乎看不到當地的居民了。沒落的漁村,何時才能再找回昔日的榮景?
【照片為北竿的北海坑道,舊名午沙坑道,位在午沙港的對面】
●●北竿行腳《三》:
沿著環島北路,來到了最負盛名的“芹壁聚落”,面向大陸,依山面海的村落沿著山坡興建,傳統的閩東建築頗具特色。早年豐沛的漁業資源造就了芹壁富裕景象,民國六十年代漁業逐漸蕭條,人口外流,芹壁幾乎成了空城。民國九十年代,聚落保存觀念開始萌芽,藝術家進駐、商業廣告來此取景,芹壁特有的閩東風情開始漸漸為人熟悉。
拾級而上,穿梭在蜿蜒的小巷道,戒嚴時期的反共標語依舊襄崁在牆角上,想著當年兩岸緊張的對立,這些標語真的有些惕厲作用,又想著:有一天,當陸客來了,看到這些標語不知會有什麼反應?
利用古厝經營的民宿與咖啡簡餐,給了這個村落注入了許多的生機,天氣雖熱,但喝一口沁涼的咖啡冷飲,頓時暑氣全消。
芹壁的美是樸實無華的,彷彿時間在此停止。點一杯咖啡,靜靜發呆,歸去之後,寫下了「這裡簡直是希臘!」、「在這裡望見地中海!」、「陽光燦爛的夏日,深藍海面,像極了普羅旺斯!」希臘也好、地中海也罷、普羅旺斯也可,芹壁真正的面貌要你親自體會!
【照片為北竿最高峰壁山上神秘的的北竿指揮部→壁山莊】
●●北竿行腳《四》:
“坂里”是由芹山、里山、坂山三座山峰環繞,東南像開口的灣澳,有座面積達六公頃的沙灘,因為坂里發展觀光的潛力雄厚,因此馬祖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設置北竿遊客服務中心。坐在多媒體簡報室裡,吹著涼透心的冷氣,欣賞北竿的美麗風光,除了視覺的享受之外,對於戰地的風光也有更多一層的認識。坂里的沙灘沙質優良,平坦潔淨,傍晚時分,踏著細軟的沙子,涼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
繞過一段崎嶇的小山路,來到了北海坑道,北海坑道俗稱午沙坑道。民國57年和南竿、東引北海坑道同時開鑿,坑道長達數百公尺,寬十餘公尺,氣勢雖不及南竿北海坑道,但昔日官兵開鑿時,同樣歷時近三年的艱辛工程,犧牲官兵超過百人。
午沙坑道原規劃用來停靠登陸小艇,完成後並未使用,且已廢棄多年。目前已經重整並修築聯外道路到板里,走在其中,氣勢雄偉,也讚嘆這班的智慧,在那個時代用一鏟一鋤的敲出這一條鬼斧神工的午沙北海坑道,留給後人許多的驚嘆號!
 
【照片的莒光堡是位在交通路口,那個年代是作為交通指揮的哨所,現在已經廢棄了】
●●北竿行腳《五》:
“壁山”,海拔298公尺,是馬祖地區的最高峰,山上碉堡林立,北竿的指揮中心就位在最高點上面,戒嚴時期是一個神秘的軍事基地,非尋常人可以上去的。在指揮部下方的公路旁有一座景觀台,是北竿最高的眺望點,當天氣晴朗時,憑欄遠眺北竿機場、繁華的塘岐街道、晶瑩細緻的塘后沙灘,以及附近島嶼螺山、蚌山、無名島、峭頭、大坵、小坵盡入眼簾。
加足了馬力,好不容易爬到了壁山上面,此刻已近黃昏,太陽不見了,天氣也變涼了,微風徐徐吹來,真是舒暢無比。坐在觀景台上,北竿所有的景觀幾乎都在我的腳底下,望著天,看著海,還有遠處若引挼線的南竿,思緒翻騰著,三十幾年前的綠色生涯,竟然一幕一幕的湧上來,我的西莒,我的南竿,都將在明天開始的幾天重回它的懷抱。
四點多,台北飛的最後一班立榮航空的飛機來了,小小的飛機輕輕緩緩的降落在北竿小小的機場,真是可愛極了,台北到北竿,50分鐘的航程,想打個頓都來不及就到了。想當年從基隆搭乘軍艦到馬祖,搖搖晃晃的將近十個小時,沒有碼頭,要在船上等著漲潮時搶灘,退潮時才能下船,軍艦上油煙味又重,許多人早就吐得七葷八素了,那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事。
【照片為北竿最具代表性的芹壁部落,人口不多,但卻是保留得最完整。】
●●北竿行腳《六》:
飛機來了又走了,向崗哨的阿兵哥敬個禮,下山了。穿梭過幾個小村落,想找個涼水喝的店家都沒有,只好乖乖的喝白開水。廢棄的交通指揮哨,在當年是扮演何其重要的腳色;小小的水泥公車候車亭,可能也都將列為文化資產;還有中油的加油站,就這麼一個;最多的應該是路邊的一些精神標語了,保留得相當完整。繞了大半個北竿,終於看到了幾個阿兵哥坐在路邊的精神標語下,此刻不知他們心裡頭在想些什麼?
“碧園”,位於午沙東北方山坡上,是依著山坡而置的休憩公園,裡面遍植相思樹、苦楝樹,綠意盎然,也像是馬祖的生態公園。園內同時設有簡易步道、階梯以及休憩、景觀設施,另外還有民國四十九年建立的因公殉職陣亡官兵紀念塔,莊嚴肅穆,供人憑弔。
來到了碧園,天色已快暗了下來,或許是天色已暗,或許是林蔭遮天,也或許是大大的紀念碑,所以只有匆匆的繞了一下,也沒能好好的欣賞這個生態公園。
【北竿也有紅綠燈?沒錯!前往大沃山各景點的這條路因為路窄,坡度很陡,會車危險,所以用紅綠燈雙向交通管制。】
夜幕已低垂,路燈已亮起來了,北竿在昏黃的路燈照映下又呈現另一種美。不覺得又想起戒嚴時期,每當入夜之後,所有的燈火一律不准外洩,窗戶都得用黑布遮住,整座島嶼黑漆漆的、靜悄悄的,彷彿一座死城。外出要拿手電筒,經過哨所要燈號、口令才能通行,外島的夜真的充滿緊張、刺激,這種感覺除非親身經歷,否則真的體會不出來。
回到了塘岐村,這個北竿的行政中心位在壁山南方,是馬祖列島面積最大的一塊沙洲平原,北竿機場、鄉公所、機關、學校、商店林立,甚至連7-11都已進駐,猶如北竿的“西門町”。外島的第一夜,就在北竿的北海岸飯店過了,舒適的床鋪,涼涼的冷氣,一點也沒有外島的感覺。
【照片為從壁山上眺望北竿機場及塘岐村,北竿機場是填海興建的,正好有立榮航空的飛機降落,盡頭的山就是大沃山】
天微亮,趕緊起身到村內繞行一圈,走訪幾個昨天來不及看的的景點。清晨的北竿,退去了酷熱,甜甜的、溼溼的味道,瀰漫在清晨的微風中。運動場上幾位早起的人在晨跑,旁邊的營區也開始注入了一些活力。清晨的北竿是安靜的,這是在台灣本島的都會區所無法享受到的。
用完早餐,老闆載我們到白沙港,小小的港區真是熱鬧非凡,南竿來的第一班小白船,載滿了出差的官兵以及扛著一包一包日用品的老百姓,也要載走一批到南竿的人。我們夾在人群中,登上了小白船,回頭一望,北竿漸行漸遠了,這個重回馬祖的第一個島→北竿,再見!

台長: 老羊
人氣(3,13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阿達
在我還沒到馬祖時,沒想到馬祖是由許多島嶼所構成的,在向機關請假時,同事們也納悶說馬祖有什麼好玩的,你是要去當兵喔?
但他們也只知道馬祖是台灣的一部分,並未去踏上土地.
這些島嶼也充滿美景,這裡有壯麗的小山 莊嚴的軍事據點 先人開鑿的坑道 澎湃的海港 石頭小屋 金黃沙灘 當地美食...等,由於在踏入未知的領域及人煙較為稀少,對於澄淨心靈,釋放壓力相當有效,這裡也是單車族征戰的好地方.
2008-10-05 09:58:09
西莒204觀測兵
去馬祖騎單車,會被操死ㄛ,那坡度都嗎是45度,機車要上去油門都要催到底.........學長寫的真好,真羨慕你舊地重遊了..我離開西莒已經20年了,也真想回去看看
2009-07-25 04:01: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