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有意義的兒童醫療貢獻獎 特別轉貼下來跟大家分享
在這裡要向這些默默為國內醫療護理貢獻良多的醫師及護士
至上最高、最尊敬、最誠心的 謝意~~辛苦了!
在少子化與功利主義夾擊下,兒科醫護人力流失嚴重,但仍有許多醫護人員默默堅守崗位,成為新世代典範。有老醫師長達40年,全心拯救弱小生命;更有年輕醫師從繁華都會空降到貧瘠偏鄉,一心奉獻,只因「台北不缺一個我,台東只有我一個」。
游昌憲服務偏鄉 獲兒科新銳獎
瑞信兒童基金會昨舉辦「兒科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其中「兒科新銳獎」由41歲的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主任游昌憲獲得,生長在台北市的他,7年前暫調台東後,成為台東唯一的一位小兒心臟科醫師。
游昌憲到台東行醫後,才驚覺當地醫療資源貧乏,求醫之路遙遠艱難,需要手術的病童,常得舟車勞頓到台北、高雄求醫,甚至曾有孩子在中途喪命…,這一切都激發出他的強烈使命感,放棄調回台北的機會,舉家遷到台東,也號召更多「傻瓜醫師」一起到偏鄉來服務。
初到台東行醫,游昌憲也曾面臨民眾懷疑眼光。
「我不是後山的過客,我會一直都在!」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昨天舉辦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獲頒「兒科新銳獎」的台東馬偕小兒科主任游昌憲,說出心中想法,他還將把十萬元獎金,捐給台東兒童醫療急難救助基金使用。
七年前,游昌憲被醫院暫調到台東,到了當地,看見醫療資源缺乏,他才發現,「台北不缺我一個小兒心臟科醫師,但台東只有我一個」,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他服務兩年後,決定「不走了」,帶著妻兒定居台東。
他回憶,曾收治過一名嘴唇發黑、喘氣不止的三月大女嬰,經診斷為肺動脈瓣狹窄,若不快做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會死亡。
但母親擔心失敗,硬是要轉診,後來他說服家長讓孩子治療,「那位媽媽最近還帶小女孩回來看我,見面當下,我們相視而笑。」
黃富源投身40年 獲終身貢獻獎
馬偕醫院資深兒科主治醫師黃富源則獲頒「終身貢獻獎」,他投身兒科40年,身教影響後進深遠,擁有小兒感染、神經、腎臟等5個次專科,教導學生要用心、仔細問診,勝過仰賴醫療儀器。
黃富源表示,年輕醫師應調整價值觀,不要一味追求輕鬆與高薪,應「多重視看不見的無形回報」。兒科雖然辛苦、薪水不高,但卻很有價值,治好一個孩子,往往幫了全家,對社會有許多貢獻,看到病人的康復與感念,也帶來無窮無盡的成就感。
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教授王主科也是一位富有愛心的兒科醫師,專精兒童心導管手術,長期推動診治技術革新,率先引進「補心傘」治療,讓心臟破洞病童免除開刀之苦,造福全國的病童,昨他獲得兒科「中流砥柱獎」,連老師、台大兒科名譽教授呂鴻基也說,以這名學生為榮。
「醫療團隊獎」則由馬偕醫院早產兒照護團隊獲得,陣容堅強的馬偕團隊,成立國內第一個新生兒加護病房,多年來搶救無數巴掌仙子早產兒的生命,在照護上投入龐大心血。
在兒科團隊中,護理人員更是功不可沒,這次共有兩名護理人員獲頒「兒童護理獎」殊榮。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病房護理師楊淑賀透過專業與行政工作,提供無助的病患與家屬身心支持,更是兒科團隊不可或缺的後援。獲「兒童護理獎」,總是為病患著想的她,被不少病患視為「乾媽」。
從事護理工作廿四年的楊淑賀,自謙個性雞婆,曾遇過一名血癌末期少年,自知生命將走到終點,夢想開演唱會,她情商少年的家人,組團伴奏,還找醫院同事當粉絲助陣,為他在公園舉行一場個人演唱會,「最後看著孩子微笑過世,雖然心痛,但我知道,他沒有遺憾。」
台大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長黃秀敏,守護脆弱的新生兒生命,至今已30年,雖然因繁忙工作錯過很多孩子成長的歷程,但孩子們深知媽媽是很多家庭的依靠,昨日還透過影片,公開表達對媽媽的愛與崇敬。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0/78/2pjvc.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