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廣博的人,好像特別的聰明,特別才華洋溢,這樣的人如果個性剛烈,不願意包容別人的缺點,那麼言語上、行為中就好比是隨時拿了一把尺,隨時計較,隨時都要去分辨損益、你我。
這樣的行為,或許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能包容,一但日子長久,必定會產生許多的不愉快,如果自視過高,自大自滿,只要一出現過失,過去被壓抑的不滿情緒,一定會爆發出來,而不可收拾。
所以修養個人的品格,還是要效法天的能容,效法地的能載,天地長養群生孕育萬物,却不曾有利害的分別心。所以改脾氣、去毛病,將個性上的菱菱角角磨去,就是收歛利刃的鋒芒,就會容易學會謙遜。
一個人可以不自是、不自滿,又能謙遜有禮,凡事不以私心計較、不用貪心謀求,不與人爭先、不與人爭利、不與人爭名,那麼在繽紛的紅塵中,不被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所引誘,沒有了執著,也沒有了爭執了。如果能效法易經中說的:「上以厚下。」將自己的能力,貢獻出來服務人群,善盡社會責任,扶持弱小,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謙謙君子了。
讀者心語由庸謙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