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4-06 21:40:19| 人氣26,4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安樂行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菩薩,就是長久時間,不斷學習,學習諸法,時間是無窮盡、無盡頭、無始終,這是很長久的時間。

發一念心開始,長時間、無間不斷受持,就是一個目標,就是「開發無量智慧」,因為長久時間,追求的是無量智慧,通達了甚深法義,學無量法。

佛知見多大,真如本性就有多寬,也是法。菩薩所要追求的,是佛的知見。

菩薩悲慈眾生,菩薩的悲願就是悲念眾生,同體大悲,悲念眾生造惑,惑就是無明,無明不斷在複製,惑如塵沙,很細小。

釋迦牟尼佛,再次叫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啊!這前面說過的這些法,那就是菩薩道。菩薩,你若發心要行菩薩道,前面我們有說過了。」

一念心,菩薩所要學習,菩薩所要行的「六度萬行」,目標就是佛的境界,安住——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

佛陀已經明顯說出,在這個惡濁的時代,要講《法華經》困難重重,有很多很多的困難,必定要堪得受忍耐,要有很大的耐力、忍力。

佛陀慈悲:「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佛法就分成三個時期,有「正法」的時期、「像法」的時期、「末法」的時期。在就是在「末法」。

末法時期叫做「五濁惡世」。

五種不淨煩惱 故謂五濁惡世

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感壽命極短

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癡慢疑煩惱

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人禍不息

四、眾生濁:眾生缺善根增惡業不信因果

五、見濁:邪知無明惑濁增

精進的菩薩不顧自己,一樣往那個苦難的眾生去付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講經的人,要有這樣的風度。「若口宣說」,講經的人,要抱持著「口說好話」。

戒、定、慧,是修行者「三無漏學」。

「戒能永斷惡業,定能出離散善,慧能除虛妄我」。

身、口、語三業中,開口動舌、起心動念、舉步動足,無不都是要心存戒念。

惡的事情很謹慎,善的事變成自然的行動,這就是要修行。

定,就是「能出離散善」。

慧,「慧能除虛妄我」。

在五濁惡世,安樂修行妙法之道是文殊菩薩問的。

《法華經》,要能夠觀機逗教,「觀機逗緣」,有這個緣,好好來引度,「隨順聽者意」,要聽法人的意。

有的人來問難,問難,「隨順聽者意,但隨順物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

修菩薩行,既發心一定要「勤精進」,一心向前,不要偏差,心心念念,步步向前,就是一念;「求離妄惑」。

生命有限,自然眾生緣就短暫。今生此世緣盡,來生來世的緣要再來,入人群「持菩提」,「六度萬行」。「持菩提六度不退失」。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直在人間度化眾生。所以,「安隱快樂」。

法,所要說的,是要有「法義辭」。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這樣來說法,通達,這叫做「四無礙辯才」。

菩薩發心做天下事,每天都能聽到法喜充滿,菩薩所行,緣苦眾生,拔除苦難,就是充滿法喜。

修行,不離開生活,修行在每一秒鐘,呼吸間,無不都是要隨時修行。

修行,不是在很遠,要用心、警惕,我們要離開、避開惡行為。有過失的事情,一定要避開,要遠離這個過失的錯誤。

有煩惱「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可分五項,「貪、瞋、癡、慢、疑」。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理,了解了,要修行,修行就是要一步一步向前精進,這叫做修行。「令得增益。入於一乘無上佛道」。

「靜慮」、「思惟」,會合起來叫做「精勤」。精勤,最重要就是三個字,「戒定慧」,用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靜慮、思惟、精勤,這就沒有離開生活。

修行的人,最忌諱的就是懈怠心。懷疑、我慢與懈怠;懈怠,就是因疑心,還有傲慢,生起了懈怠的心,「應速除去,懶惰散慢之意」。

懶惰:障礙勇猛

懈怠:障礙精進

憂惱:障礙安樂

日常生活「修心靜慮思惟」,才能夠「精勤道,戒定慧」。

佛陀在世,二千五百多年前,靈山說法,說往來今,同樣九部法、十二部經,十二因緣說、《本生經》等等,佛也是順應根機。

菩薩慈心說法,需戒定聞思修,方能離諸障礙。慎防懶惰礙勇猛,慎防懈怠礙精進,慎防憂惱礙安樂。

行菩薩道的人,一個目的,就是期待眾生能夠安住,安住他的心,能夠看到人人安心歡喜,這就是行菩薩道者的心願。

離苦得樂,不是只安心就好,還能夠讓他得到快樂。這個樂,那就是要穩,要穩,安穩才能得到究竟快樂。(2022.04.06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26,482)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安樂行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安樂行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安樂行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