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1-17 21:52:13| 人氣11,7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讀書心得筆記(四十七)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間若能夠透徹因緣,什麼事情就無掛礙了,就是不知道,因緣果報觀,所以才會人間勞勞碌碌,人與人互相計較,愛的、不愛的,有緣的、無緣的,總是起了這麼多的分別心。。

要好好顧好清淨的因、真如的本性不要受污染。認真將煩惱,一層一層剝開才有辦法真如現前。

經文,「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窮子慢慢經來到,這個城市的聚落了,已經也接近了「國邑」,接近現在父親的城市裡來了。

這就譬喻雖然學佛還未很透徹瞭解,那個法其中的含意還不瞭解,不過有這個因緣,開始慢慢在薰習。

譬喻佛的時代,須菩提等,過去有薰習無央數劫以來,一直一直都是在生生世世,薰習著佛法,所以才能重重複複,能夠「得值佛往來,應化身於三界」,所以不論在哪裡,都能與佛同世。

「佛往來應化身」,應化身都能遇到,佛陀應化身,就是應眾生所需要的地方,佛陀就是應化在哪個地方,這叫做「應化身」。這是須菩提大家很慶幸的事情。

「遊諸聚落,經歷國邑」。譬喻在三界六道,眾生「備受諸苦,深起厭患,欲求出離,觀察五蘊聚落」。

佛陀應眾生所需要,同樣在三界六道中度化這些苦難的眾生。

「聚落」譬喻五蘊。「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人日常生活,都是在這個五蘊之中。

「五蘊」,這樣讓我們執迷,我們就是流落在那裡、讓我們執迷在那裡。

接觸了佛法之後,懂得觀察「五蘊」看得清楚,是道理;看不清楚,是事相。所以,迷者在事相中,覺悟的,那就是在道理,我們能夠分析。

除了「五蘊」,還有「十八界」。

十八界:國 十二入:邑

這是一種譬喻,什麼叫做「五蘊」。剛才說過,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三六十八,同樣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是色、聲、香、味、觸、法。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六識:六根境識相合

總為十八界

六根對六塵境,起識的作用,所以有六項,三種六項叫做「十八界」。

「十二入」,那就是惑,迷這個色就偏重。

十二入:以惑者迷色偏重,故大聖教門開色等根塵為十心但為二。

迷,就去執著。

「八正法」、「三十七道品」,鋪路它能增長慧命。

須菩提等,久久的時間都是有這樣薰修。雖然形容貧窮子,經歷多久在外面,法的外面,但是也是「八正法」、「三十七道品」,這基礎都打得很好,這就是經過了,生生世世有在薰修。

喻窮子遂漸遊歷諸聚落,經歷國邑。

譬喻窮子「遂漸遊歷諸聚落」,譬喻窮子,就這樣漸漸,遂漸這樣遊歷,慢慢慢慢就靠近,靠近這個聚落。

透徹瞭解法的道理,到這個法城來了。

就是要表示,二乘人累世植福,聲聞、緣覺,雖然還是在小乘法,不過他生生世世,他有接近佛法,他沒有造惡,他同樣是很善,修善法。

 「阿含」、「方等」、「般若」,談空說有,過去只是執著在「空」、「有」,這時候慢慢已經體會了,已經到佛城來了。

人類的生活中具足了五蘊,色、受、想、行、識。從五蘊所生起,種種人我是非、愛恨情仇糾纏不休,造作所產生的善惡在這個業識中,經歷了無數生死,這就是做眾生!

佛陀譬喻一個聚落裡,有一群孩子,一群孩子就在那裡,分出了這塊土地是你的,這塊土地是我的,各人佔一片土地;以土地來分界。各盡他們心裡所想要的,這樣去造作他們的家。

眾生就是,只在一個「迷」字,所以「子遊聚落」,就像眾生在這四生六道中浪蕩、流蕩,都是因為生生世世的五蘊,起心動念。

慢慢接近佛法,以道為糧,滋養的慧命;以戒為衣防非止惡。

父親與子的距離,已經佛在覺悟的境界,眾生在迷,迷就流落在四生五道中。「五十餘年」是說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餘」就是還有阿修羅,所以這樣叫做「五十餘年」。

佛陀為了眾生,來回三界,在化度眾生,三界內的眾生,還是因為五蘊,造很多的煩惱業力,還是流蕩,這是佛很無奈的事情。

《方便品》和《譬喻品》中,一直在說「一實大乘」,這是真實佛的種子。

孩子無法受教,這樣幼稚,就這樣逃出去了。

須菩提現在知道,佛陀慨嘆的理由,其實是孩子自己是沒有道心,不懂得要精進,這些弟子就是這樣,所以譬喻那個孩子,這樣幼稚逃逝,所以才說「心懷遺憾」。

如來從無始以來,就一直關懷眾生,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佛也沒有捨離眾生,所以才會「每念子」。

這些孩子就是「退大」,退失真如本性,煩惱不斷覆蔽,所以流落在五道中,更有阿修羅道,在五道加上阿修羅,眾生就是這樣,不斷不斷流轉。

眾生的源頭,都是在「五蘊」之中「歷在眾多生死」,所以「名為眾生」。佛陀就是為這十法界,十法界,除佛界以外,那就是九界,九法界,有情全都叫做「眾生」。

眾生流落在生死中,所以佛陀就這樣,很辛苦來來回回,但願慢慢這些眾生,已經開始求法,已經入城了,城中有父親在要趕緊與父親會面,體會本來的面目。

佛陀鹿野苑初轉法輪「苦、集、滅、道」,三轉「四諦法」。

法是聽了,但要體悟,解那分妙、那個境界的道理,真的是沒辦法,所以叫做「如聾若啞」因為「不受一乘法」。

一乘法就是人人的真如本性。過去沒有好好用心,守護這一念,只是偏頗,執「執」,執於「空」、「有」。

所以,佛陀不捨眾生,所以從慈悲中,這樣啟發智慧,從智慧中發揮慈悲救人。應眾生機,能讓人人接受,到達那一分解脫,解脫到人人平等的程度,所以叫做「慈悲等觀」。

佛的心懷殷切期待眾生能夠受法,眾生受法能夠信解,這是佛的心懷。

《無量義經》云「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是佛所期待。

佛陀說,人人身上有一粒寶珠。就像貧窮子,其實他的口袋裡,原來就有一顆寶珠,卻是帶著寶珠到處流浪,求衣食,這樣受飢寒,卻是不知自己身上,也有藏著一顆寶珠。這是眾生的迷。

人人本具佛性,卻是流落在四生六道。佛念念為眾生,希望人人都能成為道種,要多與眾生結緣,一生無量,作為成佛的道糧。

「覺父」有兩種意思,一種身外的佛,釋迦牟尼佛;一種是自己本覺。

應該要發大心,不要停滯在小根機中,要發揮生命的大用,不要用在自己,要用在人群中。這是對內在自性佛來說。

眾生六道輪迴,佛陀還是時時倒駕慈航,人群中度眾生,很期待能夠契眾生心,在眾生人群中的典範,就是以身作則來教育。

佛陀覺悟,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可惜人人就是根機很小,不堪接受,佛陀開始說大乘法。卻是,「因機小成習」,已經成了習氣了,習慣了,因緣還是不成熟的人,還是佔大多數。

大長者不斷,心心念念是他的孩子,孩子已經出去了,財富這麼多,長者的年紀也大了,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還沒回來,也就是孩子本覺,還沒有啟動起來。

佛陀看到舍利弗已經發大心了,佛陀為他授記。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在弟子群中站起來,到佛前來,用很虔誠的心向佛懺悔,告白他們的內心,過去接受法,然後停滯下來的偏差,空過時空,年齡也這樣慢慢老去了。

「覺父」是在自己的心裡,要感恩傳法者,說法者、傳法者,要依教奉行才能法髓入心,成長慧命。(2021.11.17

台長: Tellme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