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爸說本有師兄很清楚他參與慈濟的種種,所以希望本有師兄可以協助…」這是LINE上「愛之緣~湯爸」群組中,當下的一段話的某段句。
當這個群組出現,坦白說個人對此群組的功能、目的,都不甚了解與理解。但衷心期盼參與此群組的各方人物,能以最尊敬最真誠的文字,寫下如何認識湯爸以及對湯爸的尊敬與認識究竟在那裡。文字不需多,若是真誠化作文字,三百字足已。當年兒子大學入學甄試,以二百七十字的自傳,獲得第一名的入學資格。
方才咱妹子留了話說:「好多年了,那一次是和陳美羿老師,葉子豪一起去屏東,我們受湯爸之邀到家中作客。特別的是他煮的木耳甜湯,非常美味,他還教我作法,無奈我回家自製,還是煮不到味而放棄。難忘他的熱情和木耳甜湯。」這溫度多麼暖人心懷啊。
近日進了個人的資料庫大搜索,因當年底片機年代,掃描存檔的設備不佳,但還是找到湯爸受證那年的活動照片。
前文說過,一直沒有留意過身旁的這位長者,直到「愛在屏東」播出,才驚覺到不時背著攝影機和相機在身旁出現的長者,就是後來大家尊稱湯爸的湯少藩師兄,九十二年大家都稱呼他湯少藩師兄。
誰還記得九十二年以前湯爸的莊嚴之相嗎?嘿!有人見過這一張照片嗎?沒錯!正如湯爸說的,…本有師兄很清楚他參與慈濟的種種…。
真的?我在注意他嗎?
個人從來拍照絕少使用「自動」的模式,試想一部單眼像機不下數萬元,再用傻瓜相機的模式拍照,豈不太過豪奢了。
當年湯爸不時的「請教」末學關於,光圈與快門。但是或許個人表達能力欠佳吧?他老人家總「頂」著滿頭的霧水離開。
即使如此,當時大愛台的唐蟬君師姊和陳立偉師兄來上課時,他也都每一堂課到堂上課,也正因如此被我「抓」到這個畫面。
八十六年個人踏進慈濟宗門時,或許當時使用電腦的人不多,那時兒童精進班、慈誠隊,的活動紙本檔案幾乎都讓末學包辦了。
那時大家還在「打」電腦的年代,湯爸已經將電腦「踹」到讓總統親頒資訊爺爺獎,也證實了個人常說的,電腦要用踹(try)的不是用「打」的。當年那些參加過我開設的電腦班基礎班甚至後來蔡文佳師兄的電腦班者,電腦「打」到現在,電腦大概都打爛了。
那年,蔡文佳師兄開辦「銀髮族電腦班」咱資訊爺爺湯爸也親臨協助教學,無奈執著在「打」之一字者,終也無所得!
若說末學留意過湯爸,清楚他參與慈濟的種種…,事實上沒有!但他老人家總是讓我驚訝連連!
他不懂什麼是ㄅㄆㄇ,也不懂得倉頡輸入,只用一塊方寸的寫字板做輸入,搶著和末學做文書檔案,甚至做得更多更精美完整。(見拙作 文化志工的瑰寶)
年輕的志工通常家業事業隨身,真的能將志業擺在生活的第一位?真的有人這麼如此這般嗎?有!已退休或不在職場奮鬥的人有可能。
當年何日生提出文化三合一與派工出班的方法時,個人最不了解的是,派工,試問真的每一位志工都有足夠的「能力」接受派工出班?那時用心即專業猶言在耳。
當然,何日生如是說當然有如是的做法,也就是人美真善美志工基礎課程也應時產生。人應當是不斷向前成長的,成長來自不斷的付出,從付出中進步與成長。
當年輕的志工還在職場奮鬥的上班日,湯爸已經在第一時間出現在活動或災難現場紀錄當下的種種;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八八水患…屏東第一位出現在現場的人文真善美志工,都是高齡的湯爸。
他「能力」很強嗎?他勇於承擔樂於配合,他理解年輕人的困難,他總是跑在第一紀錄著當下。
成長就因如此而成長,因此「上課渡時間,開會養精神」的畫面或場景中是看不到湯爸的身影的。
試問,在活動或災難的現場,走在你前忙著拍照紀錄的是如此一位長者,你會有怎樣的心情感受?湯爸總是以身教鼓勵著年輕志工勇於承擔!
時間總是無情不停留的往前,湯爸的年齡當然也不會因承擔付出而停頓。
當年「社區道場」在個人的構思中應時出現,但編輯出刊的「生殺大權」仍未下放到地方。
當各區能自行編輯出刊時,承擔此重責大任的當然還是湯爸。軍旅文青出身的湯爸,離開軍旅後仍參與各社團刊物的編輯工作,這社區道場的編輯與出刊,對資訊爺爺來說不啻駕輕就熟,更重要的是任何用字用詞不妥,老人家都「不客氣」的一一抓了出來。
當「審核」不用心的隨意送出「推薦派報」第二天早上,六點以前就會接到湯爸「關心」與「建議」的電話,當然那個人就是在下。
你說,如此這般的我,能不「留意過湯爸參與慈濟的種種」?
今年社區道場改版了,新軟體問題多多,人性化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新的軟體話語,已不是高齡的資訊爺爺能理解的了。
病發後仍勇往向前與新軟體對抗,個人曾致電宗教處與文發處,希望能承接湯爸的承擔,至少個人曾有幾年參與慈濟年鑑和社區道場的編輯。但得到的回音竟然是「…明年再說吧…」或「請核心送來名單我們再安排」,是嗎?
軍旅出身堅毅向前的湯爸,再一次身教告訴年輕一代,勇於承擔切莫輕言放棄。
湯爸,你認識他嗎?
此刻,希望大家一人一篇文稿,將你認識的湯爸寫出來,因為我們需要。(2016.11.20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