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5 12:38:21| 人氣2,6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再說「子藏研習課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文「話說子藏研習課程」中,兩位「口述歷史」的專家學者一再提及,口述歷史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藉由訪問曾經親歷現場的人士或其親友,之後 就訪談所得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讓歷史更加全面補充、更接近具體的事實。

兩位教授以自己著作實例說明,如何訪問?如何設定訪題?如何求證!

基本上,口述歷史是「我手寫他口」,有別於志工平常的寫作或報導紀錄的「我手寫我口」。

這正是個人前文「話說子藏研習課程」中所說,在對的地方用不同碗筷,要能爽口又要消化,真得好好練一下自己的「腸胃」了。

今天的「子藏」正好是志工由「我手寫我口」轉型「我手寫他口」一個關卡,平常寫慣報導紀錄的志工,如何「我手寫他口」進而以「小說」的筆觸,將「人物列傳」提高層次列入子藏當中,著實是一項相當高挑戰性的轉變。

教授說:「傳統正史大多記載身世顯赫者;事實上,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能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建構出屬於個人的生命歷史。」

其實,前文也曾提及,人物列傳的「訪問」中,筆耕志工們早已「使用」到這個技巧與方法,今天教授們提出「口述歷史」正好給了大家一個「正確」的詞彙與名相。

口述歷史的定義,簡言之就是對於人類進行訪談並加以記錄的過程。至少需包括下列三點:一、以問答方式進行訪談,並予以記錄;二、訪談者應對於討論的主題(具有歷史意義)有所認識;三、受訪者對於討論的 主題(具有歷史意義)也應有所認識,並從個人曾經參與的部分來進行說明。

這三點,正是「子藏」中個人故事與「社會事件年表」、「慈濟年表」結合表述的所在和重點。

教授也特別指出,於訪問後撰述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年代、人名、地名的誤植。

2.虛構、誇大的內容要慎重查證。

3.地名、學校名等應注意時空環境的改變。

4.善用工具書。

這正是「考證」的重點所在。

口述歷史工作者進行個人訪談時,有兩項重要工作必須特別注意,一是要取得受訪者的信任,俾以訪談工作順利進行。二是訪談內容要仔細翔實,亦即訪談大綱要鉅細靡遺。

其實在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共修的場合,也常有志工做如此的分享。

那一年(2012.02.26)在屏東進行的「人文真善美共修 (http://mypaper.pchome.com.tw/tellme/post/1322798750)」張晶玫師姊即就「人間菩薩」的拍攝與訪問與大家分享過。

張晶玫分享,將人間菩薩的拍攝區分成:設定對象、確認主軸、規劃記錄流程、好的採訪、製作剪接腳本,逐項以實例說明讓參與共修的師兄師姊們,有一種霍然開朗的瞭解與成長。

好的採訪,張晶玫指出讀出弦外之音追問細節「欲蓋彌張」的技巧;我知道您……您可以說說看嗎?讓受訪者感到被注意的溫暖而自娓娓道來;「欲語還休」說,請舉個例子;怎麼說呢?

以事顯理,是讓受訪者自然流露情緒的技巧;「欲拒還迎」比如說,您兒真孝順,但是我想問……,正是切斷受訪者喋喋不休偏離主題「拿回採訪主導權」妙招。

好的採訪,張晶玫也提供了絕佳箴言與志工們分享。

「你緊張焦慮,他就不會自然。你照表操課,他就虛情假意。你沒有準備,他就對你防備。」

志工團隊中不乏專業人士,更有者土法煉鋼長期付出「做」中得智慧的「高手」當時張晶玫師姊的分享,無疑的是讓已經跨出第一步仍存猶疑,或正摸不找成長方向的志工們,一劑有效的強心針也推了大家一把向前衝刺的力量。

如今面臨「子藏」壓力的筆耕志工們,在教授們「口述歷史」的「妙方」和平時共修的成長中,或許是可以「輕騎過關」更上一層樓的。

但是,或許「難行能行」的志工還是要拿出「牛」性,用心的成長吧?至於成果如何?就那句話了,人在做天在看囉?喔!?不是!應該是,要怎麼收獲就怎麼耕耘。

2015.08.24





台長: Tellme
人氣(2,61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手機拍照 |
此分類下一篇:雨夜落葉
此分類上一篇:話說子藏研習課程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