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24 12:43:18| 人氣1,9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話說子藏研習課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何謂「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的分類法始自《隋書經籍志》,四部之下的類目,歷代均有改變。直到清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將四部的內容正式確立。 
經部收錄儒家經典,分為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經和小學十類,主要包括十二經典籍和解釋經書的著作。
史部為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和史評十五類。
子部為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的著作,內容廣泛,有儒家、兵家、法家、釋家、道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和小說十四類。
集部則收錄歷代詩文集、文學評論和詞的著作,計有楚辭、別集(一人著作)、總集(多人合著)、詩文評和詞曲五類。
以上是專家學者的言語。
有這麼一說:
子部分類頗為複雜。
簡單來說,排除儒家、歷史和文學,其他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法律、農、工、兵、藝術、技術等各項專門學術的著作,都可歸在子部。
而「小說」則被漢書藝文志列在「九流十家」中,屬於「諸子」,所以應該歸類在子部。
比如說莊子、韓非子、本草綱目、呂氏春秋、西廂記、聊齋志異、紅樓夢、水滸傳 。就是屬於子部的小說類吧?
好像是喔!?這也是專家學者說的!
走進五十年歷史腳步的慈濟,早年志工從隨手紀錄活動留下腳步足跡,從「用心即專業」到「專業」的成長,背後的動力就在於「用心即專業」也正因如此,每位「專業」的程度不盡相同,畢竟「用心」也有高低深淺的差別,這也就人之所以為人的事實。
直到各類筆耕、影視、映像,「專業」的蓬勃發展,從文宣、文書蛻變成文化三合一,更在上人「報真導正」的殷切期許下,文化三合一在短暫時間內更名,人文真善美,紀錄人間美善的真實面,祈於天下一同進入真善美的世界。
慈濟的的書面檔案更因網路的發展與便利,從四十週年的「行入慈濟大藏經」躍入「社區道場」的完整紀錄。
但是「用心即專業」的「專業」是否更為專業?或許應該是「職志合一」的職工比在家業、志業當中「難行能行」的「用心即專業」更為「專業」才對,好像是這樣。
志工的付出,是否算是一場淘汰賽(自我淘汰)?「用心即專業」與「用心」正相互交戰,「難行能行」與「職志合一」之間是有距離甚至「溝渠」的存在。
從早年的「人物故事」到「人物列傳」到「大愛人物誌」事實的現況說明了,「用心即專業」和真正的「專業」甚至「職志合一」其實是不能「並駕齊驅」的!但是有句話這麼說,高手通常隱於民間。
不同的位置端不同的碗拿不同的筷子吃飯,在對對的地方用對的飯碗筷子吃飯,不僅爽口更容易消化。但若在對的地方用不對的碗筷,那…不僅舉箸唯艱恐怕也消化不了!但是,志工卻又偏偏有著難行能行的牛性。
子藏,說白了就是將人物列傳以小說的方式來編撰,除了人物的真實故事,還要「觀察」他或她是否是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這是一棵什麼樹,慈濟人都懂!還要看故事與當年的社會重大事件有橫向關聯。
其實慈濟人的橫向關聯大都與天災地變有關,九二一大地震,當大地震裂多少菩薩湧出,大家有目共睹!蘇迪勒掃過,還有更多的老少菩薩跟隨清掃善後。
人物故事加上橫向的關聯,其實不是難事!最難的是這一「棵」樹。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人終其一生甚或回歸蘇州賣鴨蛋了,坦白說連半隻雞仔囝都沒有,更別說一隻!受證十多年來,我也沒有半隻,唉…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幸這「子藏」一事我不會是「藏」中人!
有「樹」有故事的菩薩就能從列傳「提升」到子藏嗎?天曉得!
小說那麼容易寫?小說講求伏筆演繹,為了營造引人入勝的某種張力,總是脫不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轉折、伏筆。當這簡單元素加進去之後,失真的程度或許和大愛劇場就有能齊頭並進的可能性了。
幾個月來,幾位「職志合一」的講師,卯足勁傳遞的是子藏如何寫?怎麼寫?
咦!?不是用筆寫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讓一位寫慣紀錄或報導性文章的志工寫子藏?或是小說?行嗎?行!
人可處長提供了許諸多「老人與海」等世界名著,鼓勵志工們用心看完,鐵定打通任督二脈,完成篇篇瑰麗的人物列傳故是,不!是子藏!
唉!應該是老李那句話吧?看到鬼了!
講師每堂課都現場拆剝志工的作品(初稿),但是往往考驗的是志工的能力和講師實力。從來沒有一位講師,能用自己作品為實例說明,真實或正確的筆觸!
每堂課總是變成講師與作者之間的「應對進退」但是,再用心似乎也得不到「正確」或讓講師滿意的結果!
或許技窮了,今日聘來兩位大專院校口述歷史相關的教授,開宗明義說明了由「口述歷史」切入人物故事,加上佐引旁證的資料,即能完成一份有著明確架構的初稿。
寫過志工人物列傳的志工都知道,愈是資深的志工,幾乎都往「縮小自己進入別人瞳孔裡」邁進,要他或她說自己的故事?真的不是難而已,而是非常困難!
兩位教授以實例說明,如何訪問?如何設定訪題?如何求證!
這兩堂總計四小時的課程,現場似乎沒有點頭如搗蒜的瞌睡蟲,當然也包括在下!
只是,在大學中三學分要上五十四小的課程,這「難行能行」的志工要「牛」到什麼程度,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至於及格卻又是另外一回事,這卻是由「職志合一」來決斷的。
不過,有幸上到這兩位教授的課程,總是有個遵行方向,那「職志合一」的決斷,坦白說「那是你家的事」能用則用不能用就算了,成長是用心的人一定不是動嘴的人。(2015.08.23夜)
何謂「經史子集」? 

「經史子集」的分類法始自《隋書經籍志》,四部之下的類目,歷代均有改變。直到清乾隆時期的《四庫全書》,將四部的內容正式確立。 

經部收錄儒家經典,分為易經、書經、詩經、禮經、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經和小學十類,主要包括十二經典籍和解釋經書的著作。

史部為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和史評十五類。

子部為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的著作,內容廣泛,有儒家、兵家、法家、釋家、道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和小說十四類。

集部則收錄歷代詩文集、文學評論和詞的著作,計有楚辭、別集(一人著作)、總集(多人合著)、詩文評和詞曲五類。

以上是專家學者的言語。

有這麼一說:

子部分類頗為複雜。

簡單來說,排除儒家、歷史和文學,其他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法律、農、工、兵、藝術、技術等各項專門學術的著作,都可歸在子部。

而「小說」則被漢書藝文志列在「九流十家」中,屬於「諸子」,所以應該歸類在子部。

比如說莊子、韓非子、本草綱目、呂氏春秋、西廂記、聊齋志異、紅樓夢、水滸傳 。就是屬於子部的小說類吧?

好像是喔!?這也是專家學者說的!

走進五十年歷史腳步的慈濟,早年志工隨手紀錄活動留下的腳步足跡,從「用心即專業」到「專業」的成長,背後的動力就在於「用心即專業」也正因如此,每位「專業」的程度不盡相同,畢竟「用心」也有高低深淺的差別,這也就人之所以為人的事實。

直到各類筆耕、影視、映像,「專業」的蓬勃發展,從文宣、文書蛻變成文化三合一,更在上人「報真導正」
殷切期許下,文化三合一在短暫時間內更名,人文真善美,紀錄人間美善的真實面,祈於天下一同進入真善美的世界。

慈濟的書面檔案更因網路的發展與便利,從四十週年的「行入慈濟大藏經」躍入「社區道場」的完整紀錄。

但是「用心即專業」的「專業」是否更為專業?或許應該是「職志合一」的職工比在家業、志業當中「難行能行」的「用心即專業」更為「專業」才對,好像是這樣。

志工的付出,是否算是一場淘汰賽(自我淘汰)?「用心即專業」與「用心」正相互交戰,「難行能行」與「職志合一」之間是有距離甚至「溝渠」的存在。

從早年的「人物故事」到「人物列傳」到「大愛人物誌」事實的現況說明了,「用心即專業」和真正的「專業」甚至「職志合一」其實是不能「並駕齊驅」的!但是有句話這麼說,高手通常隱於民間。

不同的位置端不同的碗拿不同的筷子吃飯,在對的地方用對的飯碗筷子吃飯,不僅爽口更容易消化。但若在對的地方用不對的碗筷,那…不僅舉箸唯艱恐怕也消化不了!但是,志工卻又偏偏有著難行能行的牛性。

子藏,說白了就是將人物列傳以小說的方式來編撰,除了人物的真實故事,還要「觀察」他或她是否是一棵樹冠豐茂的慈濟樹?這是一棵什麼樹,慈濟人都懂!還要看故事與當年的社會重大事件有橫向關聯。

其實慈濟人的橫向關聯大都與天災地變有關,九二一大地震當大地震裂
多少菩薩湧出,大家有目共睹!蘇迪勒掃過,還有更多的老少菩薩跟隨清掃善後。

人物故事加上橫向的關聯,其實不是難事!最難的是這一「棵」樹。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人終其一生甚或回歸蘇州賣鴨蛋了,坦白說連半隻雞仔囝都沒有,更別說一隻!受證十多年來,我也沒有半隻,唉…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幸這「子藏」一事我不會是「藏」中人!

有「樹」有故事的菩薩就能從列傳「提升」到子藏嗎?天曉得!

小說那麼容易寫?小說講求伏筆演繹,為了營造引人入勝的某種張力,總是脫不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轉折、伏筆。當這簡單元素加進去之後,失真的程度或許和大愛劇場就有能齊頭並進的可能性了。

幾個月來,幾位「職志合一」的講師,卯足勁傳遞的是子藏如何寫?怎麼寫?

咦!?不是用筆寫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讓一位寫慣紀錄或報導性文章的志工寫子藏?或是小說?行嗎?行!

人可處長提供了諸多如「老人與海」等世界名著,鼓勵志工們用心看完,鐵定打通任督二脈,完成篇篇瑰麗的人物列傳故是,不!是子藏!

唉!應該是某人那句話吧?遏是無可能的代誌!

講師每堂課都現場拆剝志工的作品(初稿),但是往往考驗的是志工的能力和講師的實力。從來沒有一位講師,能用自己作品為實例說明,真實或正確的筆觸!

每堂課總是變成講師與作者之間的「應對進退」但是,再用心似乎也得不到「正確」或讓講師滿意的結果!

或許技窮了,今日聘來兩位大專院校口述歷史相關的教授,開宗明義說明了由「口述歷史」切入人物故事,加上佐引旁證的資料,即能完成一份有著明確架構的初稿。

寫過志工人物列傳的筆耕志工都知道,愈是資深的志工,幾乎都往「縮小自己進入別人瞳孔裡」的修行深層邁進,要他或她說自己的故事?真的不是難而已,而是非常困難!

因為上人總是慈示:
「前腳走,後腳放」做都來不及了,誰去記憶做了什麼?

兩位教授以自己著作實例說明,如何訪問?如何設定訪題?如何求證!

這兩堂總計四小時的課程,現場似乎沒有點頭如搗蒜的瞌睡蟲,當然其中也包括在下!

只是,在大學中三學分要上五十四小時的課程,這「難行能行」的志工要「牛」到什麼程度,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至於及格卻與否又是另外一回事,它是由「職志合一」來決斷的。

不過,有幸上到這兩位教授的課程,總是有個遵行方向,那「職志合一」的決斷,坦白說「那是你家的事」能用則用不能用就算了,成長是一定用心的人而不是動嘴的人。

2015.08.23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91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手機拍照 |
此分類下一篇:再說「子藏研習課程」
此分類上一篇:子藏課程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