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3 11:29:55|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1: 穆拉德 及 陳振興 博士談夏季雷雨天氣防心腦血管病

 

標題1: 穆拉德 及 陳振興 博士談夏季雷雨天氣防心腦血管病

 

正文:

進入夏季,雷雨頻頻發生,199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斐裡德· 穆拉德 博士的得力工作夥伴, 穆拉德 的學生 陳振興 醫師,認為對於心血管病人來說,這種天氣很容易誘發心絞痛、心梗、心衰等疾病,急救藥品要隨身攜帶。

缺氧易發心腦血管病

     穆拉德 博士認為強雷雨天氣最易誘發心腦血管病,這固然有心理恐慌的主觀原因,但也有客觀的氣象原因。雷電天氣時,氣壓一般較低,而低氣壓影響人體內氧氣的供應。人每天需要大約750毫克的氧氣,其中20%為大腦耗用,因腦需氧量最多。當氣壓下降時,大氣中氧分壓、肺泡的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都隨之下降,導致人體發生一系列生理反應。機體為補償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環,可使人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現象,能誘發心絞痛、心梗、心衰。所以,雷電來臨時心腦血管病患者要保持平靜心態,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降壓片等)要帶在身上。

過敏源濃度高誘發哮喘

    雷雨天也是哮喘高發的時段。加拿大科研人員通過6年觀察發現,雷雨天哮喘患者來醫院的頻率較平時會增加15%。國內研究證實,夏季雷雨天氣的溫度和濕度都非常適合真菌、黴菌等過敏源的繁殖和生長,加上氣壓較低,空氣中漂浮的過敏源濃度會明顯升高,從而容易誘發哮喘病。因此,哮喘患者雷雨前應儘量減少戶外活動;下雨時不能門窗緊閉,而應該保持通風,因為自然風可以帶走或沖淡室內的過敏源;雷雨之後如出現太陽暴曬、溫度升高,出門時不妨戴上口罩,以防過敏源侵害。

大雨中夾帶污染物

  對於汛期的非雷雨類降水是否對健康有影響,則與雨滴大小有關。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下小雨時,降水滴粒不帶輻射污染物,從而給人以一種清新、舒暢的感覺;而大雨中則夾帶著大量的射線和污染物。雲中的雨滴都依附著不少污染物,但小雨滴需要20~30分鐘才降到地面,在這一過程中,雨滴受到的輻射污染將完全消失;而大雨滴降至地面的時間則要短得多,射線等污染物也會隨之降到地面。

  最後, 陳振興 博士建議,汛期如果沒有雷電現象,在小雨中散步是有益健康的;但在大雨中散步,即便是打傘,對人體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

台長: 熙來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