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22 00:18:45| 人氣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與書的對話》白銀資本~鴉片與茶の妝扮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與書的對話》白銀資本(簡體版:大分流)~鴉片妝扮1

 

 

 

 

 

【引言】 外國月亮圓嗎!?未來更美好嗎!?

 

 

 

    一早,鬧鐘的叫聲開始了一天的序幕,聽不到雞啼、打更的更不見了,當然現在更多的是用手機來取代這神聖的在十八世紀以前難以想像的活動。接著,刷牙不用手動甚至還有漱口水,早餐不用天未亮便升灶開爐,分工的社會自然有為之取代的商業行為,如果要省錢或是天倫樂,也有現代化的‘炊具’可用。有人天性浪漫需要點音樂或是八卦用的新聞,不用去祠堂或廟口串門,電視電腦一開,所有不能實現的都好像變得那樣理所當然。上班不用騎馬走路,這不用習以為常,反到真看到有馬的路還會震驚一下。國家大事也可以不用“早朝”,視訊會議讓遠在倫敦的同事也被拉來同時開會。這種“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多到不能再多,幾乎熟悉的不能多,最近還有為數不少的科學家在研究機器人,號稱可以取代人的很多動作跟作業,這點老一輩的朋友或許又有所感受到,以往紡織廠的斷紗需靠人工接線但現在卻有機器處理更有些機器可以降低造成斷紗的發生比率,更宣稱在不久的將可以研發更多實用的機器人,可以取代人類的多項社會行為,例如~排解寂寞用的電子情人或説明學習的電子老師…等,甚至是一些人體器官,電子耳電子眼早已在臨床使用,我想說不定以後還會有電子規格的器官,說不定以後電子製作的高科技機器人還具備繁衍後代的功能跟七情六欲的表徵吧!那是不是真會這樣呢?問後人嗎?其實我們現今在習慣的僵固思維下,古代卻不是“本該如此”嗎?說古代都太遠了,父母兄長不都有點代溝吧!如今這個全球化的社會,資訊越來越扁平,誰不知道小布希被鞋丟?資訊來的越容易勢必更容易忽略細微的原因,而有一種本該如此的理直氣壯,何不食肉麋?

   

 

    何不食肉麋?假如數百年甚至千年後,真的滿街都是機器人,她還跟我搶車位(那時候可能不開車用瞬間移動了),正氣衝衝下去罵 “人”,突然的時間靜止~真是夠了的“小姐妳絲巾掉了”的話脫口而出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我們會不會突然像到為何那時候的人們還要搞一些那時候所謂的 “感情矛盾”(那時候可能有“她們”所謂的感情矛盾,例如:她要加點機油而我不用的問題)呢?因此,一個許多學者專家們(相信他們不是為研究而研究的論文),苦心研究歷史上歐洲退回黑暗時代後,為何又贏了全世界以致今日呢?當然,一般人會問,我不過就是紡紗廠的作業員或是前紡的科長,與我何干呢?也是啦!但是如果妳是英國時裝界的設計師或是義大利新穎的紡織設備設計者或是亞洲大型紡織代工集團的開拓者並且有一定的影響力(這種人寥寥可數),你或許會關切這種問題,當然這跟上下游的垂直整合等的經營管理策略的範疇又更大了些。試問:未來整個世界該向哪裡傾斜呢?傾斜的原因又是為何呢?我們又該如何在這傾斜中“活”下去並“活”得更好呢?

   

 

    本書中,有大量的資料資料得以佐證作者對於歐洲,特別是西北歐,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條件,甚至有一些項目還不及東方的印度與中國…等,在這種歷史背景上,為何歐洲贏得了出類拔萃的成就及地位呢?下面我就做一些概念性的揭示,過多的推論及資料自然是一種嚴謹的學術過程,但這也阻礙了一般人或多數人的瞭解,因此我將以本書中及相關的研究及著作中,輔以現實中較為淺顯易懂的體驗來說明這及為複雜的課題。當然倘若讀者有需更深入的探索這類問題,我建議對於史學、地理、社會、生態、人口、營養等與人有關的學科,建構最小程度在“概念”的常識。另外,因為這是用漢字寫成,看得懂的人自然必然更能由近而遠的關切所處的環境,因此中華這片土地上,臺灣及中國或多或少的都背負著民族興亡的大任,如何讓 在“巴可波羅時代”的歐洲文化圈生活的人們,再一次對於東方月亮比較圓的神話再次實現呢 ?東方的生活會更美好呢?

 

 

 

 

開始正式進入主題前,我們先大致說明,經濟發展的本質及動因及其影響的因素

 

    其實古代人生活(尚無文字記事),往往是多工的,這點從生態學的範疇來看,達爾文等大師早已揭示其中的奧妙,現今的學校教育中,淺而易懂的生物課上,生命的起源都是單生細胞為主(像是藻類),然後為適應多變的環境及優勝劣敗的競爭考驗,逐漸的單生多工演化成多生分工(像是靈長目動物),若以人類學或社會學的範疇來說,人類的社會活動也是日趨複雜,不說太遠的事情,試問:要吃地瓜你還會自己下田嗎?要綾羅綢緞或荊釵布裙還得自己養蠶種桑嗎?因此人類的活動鑒於技術的區隔及機會成本的選擇,社會分工便逐漸成形。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妳有的我沒有,我有的你的比我更好更便宜(古代多以物易物),這後面“的”的所有格可以是任何一種有形或無形的東西,因此有形的商品便賦予更為複雜難參透的無形選擇,及更多的社會上文化上心靈上的意涵。

    「經濟」一詞,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及臺灣邁入第三波產業的歷史進程裡,時代上的意義更為重要,就個人來說,當然對馬英九大總統與胡錦濤總書記亦是同等重要,每天從睜眼起床到上床閉眼,沒一件事與「經濟」無關,暢銷書排行榜與經濟牽到邊的多能大賣,真是全民皆經濟,連派出所所長與我商討地區治安及企業人事管理的問題時,十句裡七句是有關經濟。那經濟到底是何?為何讓人著迷呢?拼經濟是用拼的嗎?經濟就只是個人的財富或是國家的GDP嗎?有一個念商學院的親人,工作一路不順,他總說:商業太現實,無奸不商,無法說服自己這般工作跟生活,我心想:這真是臺灣商學院的教育嗎?

    其實漢語中的「經濟」與英語中的〝economy〞在語言文字的發展上,存在著文化上根本的不同。〝economy〞中eco為拉丁文Oikos(家)之意,,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臘語οικο-νομία(家政術)οικος為家庭的意思,νομος是方法或者習慣的意思。因此,在亞裡斯多德時代其本來的含義便是治理家庭財物的方法,到了近代亞當斯密才分支為各種economic(經濟學)的學派,最後衍生到治理國家(政治經濟學)的範圍。因此從中我們不難瞭解「經濟」一詞在以古希臘羅馬文化為主軸的西方社會裡,完全是以家中的財政為出發點,這其實就具備個人財產權的觀念及未來英國大憲章等發展民主制度的溫床(這可以從羅馬帝國的制度說起,但範圍過大於後說明),這也是為西方資產革命(這裡並不單指資本主義,不論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所代表的政治影響,中國及西方都有著向下革命的力量)所需提供的“思想上的信仰”。

  「經」字,《說文》經,織也。從絲為經,衡絲為緯,凡織,經靜而緯動。「濟」字,《易·繫辭下》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經濟」最早出現於東晉時代葛洪於《抱樸子・內篇》中的“經世濟俗”,意為治理天下,救濟百姓。隋朝王通在《文中子・禮樂篇》則將提出了“經濟”一詞:“皆有經濟之道,謂經世濟民”。後人遂將“經濟”一詞作為“經世濟民”的省略語,作為“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同義詞。戊戌政變後,改革科舉制度,開“經濟特科”,就是沿用了“經濟”的本義。清之際,政治秩序的巨大變動使得以以王夫之陸象山黃梨洲等為代表的一部分儒家學者開始反思並批判程朱理學(清談玄學發展而來),提出學術要“經世致用”,並得以安國興邦。這種學術思想傳播到了日本,深刻影響了日本江戶時代的學術,“經世論”開始在一部分學者中流行。江戶後期,日本學者開始用經濟一詞指代貨幣經濟發展帶來的種種活動,並有了“經濟指維繫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生產、消費、交易等的活動”的提法。這種與金錢、財物等實際問題相關的定義逐漸在日本流行,同明清時期中文語境中的“經濟”的用法有了日漸明顯的區別。明治時期,歐美思潮湧入日本。神田孝平在《經濟小學》中用“經濟”一詞翻譯英文的“political economy”(亞當斯密所創,意為政治經濟學,之後馬歇爾將改為economics)。這種譯法後來被引入漢語,並進而在整個漢字文化圈內逐漸取代了經濟一詞的原本含義。

    因此,這根本上的差異就可以解釋茶與鴉片的不同。在正式進入商品經濟與要素市場的探討前,我們先談談經濟與自然的關係及如何影響“人”這個社會的範疇及主體。進而談到經濟發展的本質及動因及其影響的因素。

 

 

 

 

 

to be continue

台長: 梅庭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