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8 01:01:54|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道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社會體制上,道德的運作隨處可見,而人類受到的道德的影響也頗為深遠。道德的產生,源自於人類利益的保障,對於混亂無法接受,維護社會平衡而產生的產物,其內容是以普遍性的價值觀等,並由知識份子經由深思,成就其道德的內容意義,而又近而演化成法律,明定細則規範罰責,並與以執行。因此許多知識份子說:【法律是最低標準的道德】。而光靠法律並不足矣成就道德精神上的理想性,一個高標而不變動的道德,這樣的存在也就自然顯得詭異至極。道德的詭異,是來自於違反人性,期待人類能夠摒棄私慾,達成利他主義,而行成一個理想國度。而任何違反自然的理念,都無法被執行徹底。在這裡,並不是要提出哪種的道德是最棒最好用,或者又是論述著道德的存在必要性,更不是提出怎樣的一個適切性,終歸來說,只是藉由這一篇文章,來說明道德這個現象。

道德視區域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自我機制,這些道德上的內容都是隨時可變動的,甚至更是在一夕之間可以翻轉,尤其在現代,人類有了媒體工具,不像似古人即使皇帝下達一道全國命令更改道德上的某個內容,都得花上數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因此道德上觀念的轉換時效性上就顯德慢多了,在這裡只是說明道德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一個變動的狀態。隨著科技的進步,道德的傳遞已經從國度轉為國際,這得歸功科技上的進步,同時也包括商業的運作。

以當代的道德而言,大致上細分為幾點:

一、高標道德:

其內容的制定,是為了能夠產生理想的社會狀態,或是理想國度,至今依然未能達成,顯然在其實際上的運用,是有其問題,最大的問題便是低估人性。這邊的道德超越國度,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東西方歷史,即可找到證據,無論東方或是西方,總會出現非常之高標的道德論述,這些道德上的論述多半是藉由神話開啟,而後完成經典書籍,以供後世效尤。

二、國度文化傳承的道德:

在每一個國家,必定有著其承傳的文化淵源,並由文化中精粹其道德上的內容,而此內容經常受到政治力,或是貴族利益的影響而變動。

三、區域道德:

這裡指的是團體道德,社會即是一個團體,這團體延伸出去的價值觀、概念進而形成另外一種道德,這樣的道德多於架設在利己主義上。

四、個體道德:

在人類每個個體上都可找到這樣的機制運作,由於生長環境、教育背景、成長經歷等等因素的影響,成就了其個人特殊的價值觀,也成就其個體內在的道德觀,往往個體的道德觀,是常與社會、區域、國家道德相違背,也因此現今我們在傳媒上經常可見,對於某人或是某個團體,以普遍性道德來作為批判。

以上四點分類,除了第一項,其餘三點都跟隨時代改變,而相牴觸的正與理想上的道德進行對抗。

當道德批判出現時,現實的真實狀態會被忽略,比方說:關於基督教派對於同性戀者的批判、墮胎、自殺,就不遺餘力,而倘若我們回到真實的現實狀態,假設我們支持軀體只是承裝靈魂的容器,那麼這麼一來其內再裝承的靈魂就可能與軀體成反比,因此產生同性戀的性傾向,這樣一來批判也就無的放矢。

關於墮胎。墮胎在現今的社會慢慢被接受,其緣故是體認目前的現狀,不管是玩樂的現狀或是因為疾病、意外所產生的墮胎。

自殺。在這點是最無法令當代社會所能接受的,也因此反而更助長自殺者的意念更為堅定,也就是說,自殺的行為就是一種犯罪行為,而進而壓迫自殺者更朝著這方向去思索並且行為,自殺是否應該除罪化,也是在法學界上熱烈探討的問題,在神學上則仍然屹立不搖。這點是有點可惜。

倘若我們承認,道德是隨著時代改變由群體的普遍性觀念與概念所形成的,那麼道德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門牌,也並非成就神人所必須領到的號碼牌,最佳的辦法,就是我們開始認識道德的形成原因,並且當中進行理性的思索辯論,而形成普遍性觀念加以宣傳。透過一個變動的機制,才能真正的符合時代上的需要,光只修法恐怕是無法符合人類社群的需要。

現在電視上常常出現援交的新聞等等之類,或是關於性的話題,我們總會有這樣的經驗,一邊看著,一邊罵著,罵的人不是自己就是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對著電視機,開始使用道德上的批判,批判著螢光幕前閃動的人。

關於這點筆者相當斥之以鼻,如果上述的論調是成立的,恐怕我們還忽略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三種道德是利他主義所形成(群體利益),而個體道德是利己主義所形成(個體利益),那麼一旦今日自己上了電視台,而個體道德與群體道德相違背的時候,此時我們曾經對於電視機內的人批判的行為,也造就別人批判我們形成群體迫害的結構。

近來就連主播新聞事件的記者們,也開始對於新聞事件做批判,筆者以為相當不適切,原因在於新聞是提供知的權利,而並不是在於事件上的批判與定論,並且透過新聞事件,加以達成反省的運作,顯然的不知道是不是新聞從業人員的養成教育上的問題,或者又是新聞圈理頭利益上的問題,導致了目前的結果。

不過不可否認的,道德上確確實實使得人類社會的結構得到一個暫時性的平衡,只是對於真實狀態的反省過少,而支持著高標道德,忽略其實用性,道德一旦失去其實用性,其結果也只不過是天上的星星,看得到抓不到。


草 書於兩千零五年 三月二十七日 凌晨十二點五十六分

台長: 沉靜者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