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牢騷
看多替生存尋找理由的文章,詭異的叫人好生害怕﹔尤其當發現關於人類的一切不過就是存於存活,這一點竟是概括一切的真理,更是令人生寒。看的越多便越是越發激固執可憎過於極端的心態。
不諱言的得必須承認,即使明明知道這一切無意義的抗爭,終究,會吞沒在眾多告訴你,生存該是如何的文章之中。結果骨子裡咬緊著牙根,就算是無法面對眾人說著,還是會不得不吐快的書寫著。
曾經有個朋友說:『會說出真正自己想法的人,他會比較珍惜。』
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比較真實。』
對於真實阿!虛偽阿!這些問題繞著思考好多年了。你要是問我想出了什麼來,我會說:『這不是想的問題,而是做的關鍵。』還是那樣的說法:『不停的簡視、接受、面對、執行。只有目標,沒有完成的一天,但是確有更接近的說法與形容。』
朋友老要我用簡單的方式說明自己的想法,老實說,不是不願意,而是不會,這樣的人,只能用著自己能夠說的語言去說著,嘗試著讓人能夠理解,不過到頭來,似乎都是一團遭,於是開始出現一種說法去安慰自己,"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人,所以不能理解是正常,可以理解是藝術。"慢慢的養成,對於許多事情都不再說明,漸漸地沉默。不過一旦你沉默,就對造成更多的不理解,很矛盾對吧!事實上就是這樣,猜想這不是只有我是這樣的感受,而是多數人,儘管這樣的我常常被列為少數人之一。
繞在小小的地球裡面生存著,有許多事情是人類所完全不能理解的事情,儘管科學家、哲學家、數學家.........等等。那些數不清的專家,嘗試著要為人類的生存做出定義與方向。不才的我,在這裡說,幫幫忙!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這樣的生物,就很簡單的只是活下去,然後為了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動力,找了很多的理由,我們稱那樣的東西,就叫做『信仰』。(這一段應該算是寫的很簡單了吧!)
就這是因為這樣,所以那些什麼了不起的專家,根本無法提供什麼真正生命的意義在哪裡!不過話說回來,也無法抹滅他們的努力,因為他們提供了聯想,這點很重要。人類會去尋找、撿選著可以為自己所用的觀念與想法,雖然在這個時代,多數的社會結構依然會教育著要你去符合這個不完善人的世界,但是人類是很不聽話的生物,每一個人或多或少對於自己所被教育的部分會產生質疑,進而慢慢的檢索,而完成自己的價值,並且在價值中給予最無法動搖的位置,並且在過程中,不斷的質疑現今存在自己腦中的觀念是否正確,其實也沒有什麼正不正確,如果真的要說,那就是一種偏執,當眾人的多數所頃向的偏執,就會被認為屬於正確的一方。結果就是在這種來來去去之間,人類是搖擺的,很搖擺的。
再來說的就是掙錢。
對於掙錢我是絲毫提不出什麼興致的,不過我有慾望,我的慾望就是繼續的思索下去,為了提供一點慾望我就非得掙錢不可,提供思索這一樣慾望,跟其他慾望比較起來,沒有什麼高尚的,跟性慾差不多。我知道很多人不認同這樣的想法,不過那不關我的事,說了這就是我自己的牢騷,管你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基於這些慾望我們就得在這個以人類為主的世界中,生存著。
既然要生存就必須符合這個世界所進行的遊戲『經濟』。經濟是一個很可笑的遊戲,不過每一個人都玩的很投入,也很盡興。看看流行服裝市場就知道了,或者你看看股票期貨市場也可以看出來,若真的還是不行,那當你逛夜市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也行,舉凡你的吃、喝、拉、撒、食、衣、住、行,都離不開經濟遊戲。以前大家比較沒有起點上的問題,所以你要你肯拼,都會有個信念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這是因為多數當時都是貧窮的,人可以靠沙漏般的方式,點點的累積,而有所財富。現在就不一樣了,隨著經濟遊戲的發展越來越細緻,能夠玩的出色的人就越來越少。而起點也不再是多數齊頭,而是高高低低,這個現象會越來越厲害喔!
公不公平?這樣很公平的!沒有公平之分才是真正的公平!
很好笑對吧!事實就是這樣!
不管別人問我多少次我愛不愛錢,我的回答還是,我絕對不愛錢,不過為了繼續思考,我只能玩這場可笑的遊戲並且融入他!哪一天我不再思考了,就是我離開遊戲的時候,那麼也就是我離開肉體的時候。
慾望!之前說到慾望,就趁著這個機會說說慾望。我必須承認我有慾望,不管什麼慾望都有,只是決定性的慾望是思考,他佔居第一名的位置。其他的慾望都可以用任何各種不同的方式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只有思考對我而言是無法滿足的。首先我們來打破一些觀念,很多人都無法啟齒自己是有性慾的,這一點我得說,那才真的糟糕,對於自己的慾望無法正視的人,就不能算是真實的人。所以我承認我有性慾,也會想辦法解決,用的最多的莫不過就是DIY。不管在真實的世界或是虛擬的網路世界,常將性慾這類的議題話題,當成無法登入大堂之雅這般的看待。我不禁想著,那些在電視機前面鼓吹著性該怎樣被道德化的那些傢伙,在面對自己的私慾時候又是如何處理的。
就拿新聞事件來說吧!
苦苓與蘇惠貞的新聞事件,暴露了他們私下在於性慾望處理方式,不過我並不是針對新聞內容,而是針對那些看著新聞對著電視機裡面人物指指點點的人,這些人很可能就是一面說著電視機裡面主角的不是,而私下敢作不敢說,敢想不敢作這一類的傢伙,然後用至高無上的道德,框架在電視機裡面主角的身上,於是惱羞成怒的開始咒罵新聞事件的主角。看這件新聞的時候,是一面咀嚼辣味波特多﹔喝著可口可樂,一面看著新聞,對我來說這個新聞只是"喔!我知道了!"這樣的感受罷了!
ok!現在該是切入重點,人們多數的不反省自己的慾望與行為,多數看著並且取笑、咒罵、慶幸。對於慾望不但得正視,同時得處理,更得反省,我也因為慾望做了我不認為正確的事情,當然在當下我以為是正確的,而所帶來的後續則是令我痛楚,並深刻的反省著,這很顯然的我還不足,不管是思想或是行為上都還是不夠成熟,當然這裡的成熟是我自己的,跟任何人無關,也不是標準,每個人有他自己本身的標準,不用急於套用在自己身上,更不用急於的批判什麼。
這樣說好像會給人,只要我可以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那麼就該打屁股了,這只是牢騷。在我們行為的時候,會有許多考量,那些考量就提供你許多的選擇麼基準去判別做什麼類型的選擇。我知道社會上有許多人,都是像似滿桌上的美食,只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對於觀念文章,都是如此。我常想著不管什麼事情都是一樣,總必須經過自己完全的消化,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就是之前為什麼說,那些專家並不是完全沒有用處的緣故。
不禁我就想休伯特的那一句話:『我造了一只鞋,只有真正穿過的人才知道合不合腳。』
多數依然是多數,很顯然多數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多數的人大概都會看著表面而去做判斷,我大概比較難做成這樣的行為,不管對於人、事、物我都是如此。不過顯然的情緒對於人類更是重要,所以感覺與情緒就先得分啦!在你的感官上先做了一定的判斷影響著你的思索與決定,至於點出這個問題有什麼嗎?沒有什麼!只是在一次的警惕自己,別讓自己在判斷的時候產生失誤,得時時刻刻的記著。
牢騷暫時就先到這裡,雖然說不能說是完完全全的吐盡了,不過也算是舒緩了一點。
很多人都跟我說,他不會寫作,你要是看完這一篇,你就會知道,這個也不是寫作,甚至更像是日記的東西,就只是發牢騷,想說什麼寫什麼,有什麼憋在心裡的,就找一個出口吐出來,看著這樣的東西,大概也會有人可以覺得:
『哼哼!這就叫做文章喔!我隨便寫寫也比你好!』
『OK啊!當然那就寫啊~!不要光說不練像個說大話的傢伙,寫啊!寫最真實的你啊!』
草書於兩千零四年 三月十一號 午六點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