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6 13:31:59|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攝影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軟片】

如果相機是人類的瞳孔,那麼視網膜也就等於相機捕捉影像的軟片。

軟片是相當奇異的東西,在一片薄薄的不足 0.03cm膠片中,覆蓋上多層的感光乳劑,從乳劑接收光的滋意亂舞翻騰的變化在乳劑各層顯像中,攝取相機所框下的景物,加以定凝。

熟知的軟片一般來說是彩色負片。經過沖洗負片的成像與眼睛所見的是成相反值,顏色、明暗皆是如此。
黑白軟片也是負片的一種,但是其寬容度比較起彩色負片是少的多。因為彩色負片是為了適合大眾使用所製造的,幾使你曝光過度、曝光不足,經由現在先進的暗房機器設定依然可以得出較接近正常值的照片。像是多數人一樣,大夥求同的多,只是害怕我們與他人不一樣。

在黑白軟片中,先前說到它的寬容度比彩色負片小,筆者曾經試驗過,若是在正常值得拍攝中,其曝光的寬容度不得超越正負1.5格,而最佳的正常的曝光值為正負0.5格。在測定曝光值時,標準的我們會使用灰階卡,經由反射式測光表取得曝光值,但是這個曝光值只是參考值。我們都知道畫面中,如果暗部居多,常常我們會發現在亮部的層次往往是失去階調的。這就是寬容度的作用,也因此測出的數值只是一個參考值,筆者教學時常會說著:「沒有所謂準確的曝光值,而是掌握相機的你,你需要什麼曝光值。你所想表現的是什麼?這些數值都是你參考的基準,教科書上或許教你正常曝光值是什麼。不過你得知道,所謂的正常曝光值,這些皆由你所想呈現什麼而決定。」

這點像極了人的社群,與人作抉擇的情形。

黑階到白階中間有灰階,我們會發現人往往會希望與他人屬於同一類群,我們害怕標籤,害怕與他人不同,在我們還是黑階或是白階時,我捨去許多或是增加許多為了就是靠近灰階。而大多數人士是屬於這一類型的。而其實不管是黑階或者是白階,都有其細膩的表現層次,屬於黑階的人,在暗部自然如魚得水。而屬於白階則反之。只是你得先知道自己是哪一階,適合哪一階。我?筆者我不期望屬於哪一階,正確性來說,由於思維像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一般,所以便就不斷的增加與延伸,如果真要我說,我會說:「我貪心!我要超越色階,更甚至完全沒有色階。」這樣,當我越接近創世之初時,我自身也就越發完整。這是提外話了。我們回來談談軟片。

除了彩色與黑白負片,市面上較常見的還有正片也就是幻燈片。不管是彩色負片或是彩色正片(黑白也有正片,不過是極少量的軟片。)都有其燈光片,顧名思義就是在燈光(色溫偏黃的光線)下所使用矯正燈光的軟片,這是因為我們軟片都是依著日光(太陽光)去設定軟片的感光乳劑,所以為了呈現更真實或是矯正其光線顏色有了所謂的燈光片。

正片所能達成的是更具精實的顏色與質感,而缺點是寬容度極低。書上會說:正片的寬容度約為正負1格,其實筆者的經驗是控制在正負0.5格內是較為恰當,甚至有時不足所測值的負0.5格時,其色彩的鮮豔度各各層面都能得到較佳的效果。

人也很像如此,當一個人所堅持越多時,我們會發現他是相當有特色的一個人,耀眼等等的感受。不過因為它的寬容低,所以往往他的人際關係也較差。這好不好?沒什麼好不好這種問題的存在。之前我們說過你得知道你是屬於哪一階,既然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階哪一種軟片,這就是一種探索挖掘自身。正式它你必須接受它所帶來好的與不好的。這也像極了人在做選擇時,當你選擇任何一個決定時,也就該有捨有得,而做了作無不悔,因為你已經做了沒有機會好去不悔什麼。只有面對!

除了這基本的軟片之外,另外還有紅外線底片、高反差底片......等等之類的。而除非你要深究否則也沒必要性去了解這些,若真是要了解,光是拍什種被攝體要使用什麼軟片或是依著天氣、時間、季節等等這之類的知識與經驗,你就深究不完了。

(寬容度:即是在底片上所能作用的光度,擷取光線的範圍值。)

後記:人們常會這樣想著,如果我是某某人,或是如果我有某某東西,或者是如果我能有某人的外貌時該有多好,而我們得深知每種軟片都有其特異的功能,人亦是如此,當我們去羨慕他人或是批評他人時,何不好好挖掘自己探索自己,人是有方向性的生物,不同於其他物種,除了生存人總想做些什麼。而方向永遠無法他人去賦予你,你只能自己者自己決定。有了方向性人似乎就活耀起來,有人會說:「那如果沒有方向性呢?」那你也必須得知道自己是無方向性的人,就像你得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色階一樣,沒有方向性的人生,也是一種方向。

草書於2002.10.30 am 08:11

台長: 沉靜者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