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無論東西方的理論科學根據對於世界,至目前為止大致上分幾個假說:『神話』、『科學』、『神秘』,這幾大項。
〞神話說〞:
依著民族國家宗教其傳統信仰而有所不同,基督教是上帝七天造世界。中國是女媧伏羲氏與盤谷造天下,神話說多半是以神格人物來解釋宇宙世界自然界的各種狀態,在當時的時代是教化人民所採用的方式,與現今世界做比較,現今只是在方法上較為精緻,在其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但神話說所提供的不止是起源,也連同人類死後的世界也一起包含,這樣的論點,給予人類一個較圓滿的論調,也一直驅使人類能繼續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科學說〞:
當今二十一世紀科學家們相信,宇宙所行成的原因是源自於大爆炸理論,而地球的則是偶發性,至於宇宙中有無其他星體可以有類似地球的生命狀態,而是留下疑問,並且不排除其可能性,而人類的行成則是因進化論為主要軸心論,而DAN是否能解密人類如何行成,則仍是需要有較一步的發現才能證明。今日,進化論論點大致上都認為,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也提出許多關於人類進化,為什麼在時期上突然有智人、現代人等等一個大躍進的進化提出解釋,只是疑點諸多,因此人類的起源,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論在在人類的存在意義上,純粹是以延續生命作為基本論調,存在有沒有意義,則交予宗教哲學這一類的學問來作為分支,並且提出解釋。
〞神秘說〞:
此不列舉諸多範例,因此只就『賽斯』作為討論。在賽斯論中,以為世界宇宙的起源來自於母體,而母體的構造則是一個巨大的意念,指涉的是如同意念的存在,沒有形體,而在密度極高的念體之下,共同的念體造就了世界,進而到有了宇宙世界這樣的地步,當然也包括人類,主張萬物都是來自於母體,所有一切的形體消失,最後都會回歸到母體,這樣的論點相當的圓滿,但是相信的人並不多,其實這個論調應該歸在神話中,只是筆者特將此較為不同的理論提出做一番介紹罷了!在塞斯的說法中,也提到關於佛教輪迴的說法,但這樣的輪迴與佛教的輪迴是兩回事,佛教的輪迴起在因果,而有輪迴說。而賽斯的輪迴,則是單純的從母體在回到人類的形體存在上,而未抹去其前世的記憶。在佛教或是道教中,有類似的說法,例如過奈何橋先喝孟婆湯,喝完之後在入五道輪迴,洗去前世的記憶,在入塵世從心修持,直到修持圓滿,才可抵達西方極樂世界。
兩者的說法大致相同,只是佛教在無欲無求才能達到極樂,在這一點上是矛盾的。佛教主張的世界是一個虛無世界,認為靈體並不存在,既然死後靈體不復存有,那麼何來的極樂,所以說這一點是相當矛盾的。
相較起來塞斯的說法是相當完整的。
大致上這幾個論點完成了對於宇宙的何來的主要論點。
【人類生存著意義是什麼】
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在哪個時期,難免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而宗教與哲學提供了許多的方向,來告訴人類,人類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只是這些方向眾說紛紜,並沒有一個完全準確的基調。
不少朋友曾經問過筆者,這一類的問題,生命為何?生命的意義在哪裡?
從各個宗教與哲學不難發現,我們可以知道生命的意義是被不同的思想所定調,而思想是什麼?這一點存在主義的先鋒沙特說明的很清楚,意識的存在是藉由肉體而存在的,他的特質本身就是虛擬的,而肉體的存在是機能性的。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生命的意義就單純的只是活下去。
從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知道,各種不同的生物,其最大最終的目的的就是延續生命,人類亦不意外。而人類存在的意義也就源自於虛擬的意識給予定義。這也就說明,生命本身並沒有存在的意義,生命的存在就只是單純的存在,【意義】是被虛構出來。
即使是虛構的意義仍然有他被相信的必要性,這源自於人類是一種需要信仰才能生存下去的生物,不像其他生物只需要維持生命的機能性延續繁延後代即可。也因這樣的需要就產生了意義,而為了讓人類能發揮其延續的最大值,需要一些能平衡的觀念,這時候便出現律法、道德觀、價值觀等等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是為了能讓人類在心理上能處於一個較穩定的狀態下而不至於混亂,人類的特定是無法容許不秩序的狀態產生,也因此在現今我們越發的在控制,以達到平衡的效果,每一個時代能平衡的論點都不同,每一個時代的真理也就不同。
因果觀也是其中一個使其人類得到平衡的論點之一,在佛教的因果觀中,一般人都會以為有因必成果,種下什麼因得到什麼果,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佛教的因果觀是,無數的因造成一個時間暫停的果,而這個時間暫停性的果,只是在延續時間中下一個無數因當中之一。比方說:一顆果樹,因為氣候水量,鳥蟲等等各種不同的因素而造成可能結了果實或是結不了果實的果,可是時間是前進的,因此這裡的果實可能落下﹔可能被鳥兒叼走,成為下一個果的無數因當中的其中一個因,這樣的東西是一種循環,因此輪迴說便衍生了。而佛教的循環並非是指特定的循環,而是指這樣的現象是一個循環,所以種什麼因,未必成為什麼樣的果。但這依然是在循環的體系,而最高的佛教的概論則是無常,無常便概括了除去因果輪迴論中的偶發性。
以現今的說法,無常就等同於渾沌論,而因果輪迴論則是等同於複雜論,而世界的體系自然行成一個穩定的狀態,因此複雜論成為主軸,也就等同因果輪迴論成為主軸的核心一樣。這也就不難發現佛教為何未成為人類世界的主要信仰之一的原因了。
以現實上來說,人類生命意義是完全沒有意義可言,只是延續生命,而這來自於欲望,相對的我們眼前所看得見看不見的東西,也都是由欲望驅使而使他行成,包括筆者現在在這裡探索的也是由欲望驅使的緣故底下而驅使,而意義如果只是延續生命,這個論調如果是事實,那麼人類的目前所建立的秩序一切的信仰就會消失殆盡,行成一個亂世。因此筆者不認為即使是虛構出來的意義有他不必要存在的價值,筆者以為既然目的性是為了延續生命,那麼即使虛構的價值觀與信仰也值得抱保留下來。因為生命的最終就是在延續生命,這並不相違背。
所以筆者在先前的幾篇文章中提到,人類的世界就是一個謊言的世界,這一點都不過分,在眾多謊言堆砌底下的世界,反而成為一個真實的世界,原因是因為精緻。也如一個虛擬的電腦遊戲,人類就像是電腦遊戲中的角色一樣,一個具有意志的角色,在遊戲中角色認為本身是有存在的意義的,但是一旦從電腦中將檔案移除,那麼這個角色也就從電腦消失不在存在。
這也不用奇怪,為什麼在現今的世界中,有某部分的人抱持著及時行樂的觀念生存著,這原由是來自於本身並無信仰,對於生命就是讓感受為先。而信仰既然本身是虛無的,也就等同任何物都可以成為信仰,不管你今天相信的是宗教的理論,科學的理論,欲望的理論,或是神秘說,更可以是信仰一個人,任何的信仰存在一個個體,對這個個體都是有延續生命的重要貢獻,沒有人可以去質疑與動搖的權力。就算是質疑也是由個人本體所進行著。
而只是一種比較罷了,比較著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信仰能更成功的達成生命延續的目的。因此人們多數選擇的是正向思考與正向的觀念,在這裡的正向是指著容易成功的延續,並非真的是有好壞之間的差別。
整個世界便是人類欲望所構築的世界,這裡的慾望也必須先聲明,這裡所說的慾望也是無分好壞只是欲望。人類在欲望中獲得滿足獲得失落,在這樣人的世界循環的不止息,直到死去。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沒有意義!
草書於兩千零四年三月廿十九日 晨八點十九分 初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