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07 19:29:36| 人氣8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資料彙整《幽明錄初探》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作者
劉義慶(西元403〜444年)
南朝,宋,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高祖劉裕之姪,即劉裕的少弟臨川烈王劉道規的嗣子,幼時為高祖所賞識,年十三(東晉義熙十二年,西元416年)襲封南郡公。隨劉裕北伐長安,拜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未及任,徙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永初元年(西元420年),劉裕代晉自立,義慶襲封臨川王。年十八,徵為侍中。文帝元嘉元年時(西元424年),轉散騎常侍、秘書監、遷丹陽尹,元嘉六年,兼任尚書左僕射,參與朝政。九年,時年三十歲,出為使持節、督都荊雍益寧梁南北秦七州諸軍事、平西將軍、荊州刺史,有政績。三十七歲改授散騎常侍、督都江州豫州之西陽晉熙新蔡三郡諸軍事、江州刺史。三十八歲改,督都南袞徐袞青冀幽六州諸軍事、南袞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後因病還京,四十二歲卒於健康。諡康王。義慶性情簡素,寡嗜慾,謙遜,無浮淫之過,崇儒好文,喜招納文學有辭章之美的人士,頗事述作。在荊州時,撰有《徐州先賢傳》十卷,擬班固《典引》為《典敘》,頌揚宋代功業,均奏呈文帝。於江州時,當時著名文士袁淑、陸展、何長瑜、鮑照等人皆為其參佐。撰《江左名士傳》一卷,《集林》二百卷。所撰《世說新語》取《語林》、《郭子》所記而頗加刪汰,遂為後世記清談軼事者所宗。夙善騎乘,晚歲深自韜晦,以世路艱難,不復跨馬。文帝信任沙門慧琳,頗參權要,義慶亦奉養沙門,以糜費見譏。復撰《幽明錄》二十卷(新舊《唐書》為三十卷)、《宣驗記》十三卷,皆侈談鬼神,宣揚釋教。論者以其與《世說新語》所記傾向迥殊,亦疑為晚歲韜晦遠禍時所作。個人著作還有《宋臨川王義慶集》八卷。而其生平則於《宋書》卷五十一及《南史》卷十三《劉道規傳》後,均附有傳。
劉義慶之撰作與著作,今日唯一祇存後人所刪併的《世說新語》。此外於《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存其文有六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有二首。

二、《幽明錄》
志怪小說集,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篇幅較大的一種。為南朝劉宋劉義慶撰。義慶襲封臨川王,好召集文學之士編撰書籍,《幽明錄》當亦成於眾手。《隋書‧經籍志》雜傳類著錄二十卷,《舊唐書‧經籍志》雜傳類、《新唐書‧藝文志》小說家類俱作三十卷。是分卷不同,還是後人續有增益,因原書已佚,不能確考。唐法琳《破邪論》卷下、道宣《三寶感通錄》卷下則有著錄“宋臨川康王義慶撰”。南宋洪邁《夷堅三志辛序》云:《幽明錄》今無傳於世。所以推測,當亡佚於宋末。其書至明清兩代有《說郭》、《五朝小說》、《琳瑯祕室叢書》、《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等輯本,而以魯迅《古小說鉤沈》所輯最多,共二百六十五則,雖較為完備,然猶有漏收者,如《類說》卷一十一所引之〈羊祜頭風〉、〈嵇康見鬼〉等。清朝黃丕烈校本所校定文字頗有勝於舊本者。另外,舊許多古籍本中亦有收錄,其書佚文散見於《世說新語》注、《水經注》、《辨正論》注以及《法苑珠林》、《初學記》、《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太平廣記》等書。而至一九八零年,大陸方面的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幽明錄》輯注本,按事類重新排列,并增輯佚文,於六朝習用詞語及故事來源與演化作了注釋。
“幽明”一辭,雖本於《易經‧繫辭》,而盛談鬼神,並撰錄專書,則流行於魏晉南北朝。蓋於當時道士談論成仙,佛家談論輪迴,市井小民乃至衣冠士族,信奉者多,故六朝志怪一類的書籍十分眾多。《幽明錄》所記載的山精物魅、神鬼禍福、占卜夢兆、吉凶果因、民間傳說等,大致而言都受到宗教的影響,然亦有假借談說幽明之事以諷寓世間者。蓋《幽明錄》渲染採用民間傳聞,兼收並蓄,所以崇信鬼神與幽默諷世的言論是一並存在的。《幽明錄》寫男女之間的相愛,往往藉奇想而用來褒揚對愛情的專一。一如寫石氏女愛龐阿,其魂不覺隨阿往,而身猶在家。龐阿的妻子執石女之魂送還其家,遂與其身復合。此情節為唐朝陳元佑《離魂記》所仿擬之原本,至元朝時鄭光祖復編為《倩女離魂》一劇。又寫馮馬子夢裏見少女的囑助使之更生,馬子掘墓及棺,其女已活。明朝時湯顯祖撰《牡丹亭》即是吸收了如此的材料作為素材。魯迅《古小說鉤沉序》謂:洪筆晚起,此其權輿。此類故事,足以當之。《幽明錄》採民間傳聞,頗能反映當時社會情狀。六朝風俗習慣,今日只能由小說中窺見一二。六朝十分注重門第,門第若是不相當、不相對者,是不能夠彼此締結婚姻的。而《幽明錄》中敘述神與凡人相戀的異聞奇事頗多,如劉晨、阮肇與天台仙女之間婚姻、河伯嫁女、仙女妙音以青犬致夫婿、以及天女招京口徐郎等,女方皆是天上神仙,而男方大致上來說都是屬於平民階層與勞動者。如此幻想出的神人婚配,是一種與門第觀念相抗的表現,是為一般平民所樂聞,所以在六朝志怪書籍中屢屢可見。然而《幽明錄》中所敘述的神人相戀,輒往往受到中道的仳離,令人感嘆惋惜。六朝地志之中多兼記異聞奇事,《幽明錄》中這一類的記錄敘述也為數不少,並往往凝聚著百姓的愛憎與想像。此類記述為往後梁‧任昉《述異記》直到宋樂史《太平寰宇記》等等所繼承。《幽明錄》多所記錄神鬼靈應,亦不乏表彰執正不曲、敢於鬥爭者之辭。總之,《幽明錄》雖然內容龐雜,而與釋教道教的宣教一類的作品有所差別,披沙揀金,往往有所得。此書曾經盛行於唐朝,唐朝所修《晉書》頗多採其吉凶先驗之說著入史撰中。而唐人傳奇復多取材於此書,直到清朝蒲松齡撰寫《聊齋誌異》,獨往往衍化其情節,可以證明《幽明錄》對後事有關於志怪的作品,無論是戲曲還是小說,都具有其深遠的影響。

三、參考書目
1. 中國古典小說大辭典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年7月第一版
P.210、212
2. 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3年4月第一版
P.309、310、695
3. 中國文學大辭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書局出版部
1994年12月初版一刷
P.3791、7203
4. 中華古文獻大辭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年1月第一版
P.483
5. 中國古典文學辭典
北京出版社
1995年11月第四次印刷
P.63、504
6. 中國小說辭典
北京出版社
1995年11月第一次印刷
7. 中國小說大辭典
作家出版社
1991年12月北京第一版
P.579
8. 中國古典文學辭典
正中書局
中華民國79年5月初版
P.326、327、620、621
9. 中國文學大辭典
建宏出版社
中華民國88年初版
P.134、186

台長: Toto
人氣(829)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