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在美國唸書時認識的朋友新居落成,很榮幸地被邀請到他家中聚會。這位朋友也邀了許多大學同學,而因為領域的關係,他們多半在電子業工作。在聽他們敘述討論相關的內容時,我有如鴨子聽雷。
我們一起吃中飯,席間這一群人除了對電子業的討論之外,他們也談到了再生能源像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儀器的設計以及其他與公共建設相關的議題。我深深的感覺到,這一群人的確有自己是社會中堅的自覺,所以對目前世界的潮流或是國內正在發生的事物都多所涉獵,更勇於由自己的專業出發,表達看法。說話的態度也都充滿自信。
我可能只比他們小幾歲,但非常難想像我在數年之後能夠像他們一樣信心滿滿地陳述自己的看法。現在的我,對議題進行發言的時候,都還要左思右想,深怕自己的看法有所遺漏,心中也時有不確定的心虛感覺。工作上也只是夾在老闆與上司,或是老闆與客戶間的「中間分子」,仍無法把事情或人情做到兩方都滿意,常常處在左右為難的狀態。在工作上都左支右絀,遑論更寬闊的視野與氣度。
我想這大概也和電子產業是本島目前屬於高收益產業一部分相關吧。如果在與國家經濟命脈相關重大的產業內工作,受到眾人的欣羨,每天耳目所及大多也與國際接軌,公司的營業額度也都以千萬、億為單位來計,或許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果然也有了社會中堅的自覺。
然而,以年齡上來看,社會上的五、六年級生不都應該要有成為中堅分子的自覺嗎?其實我們這個年齡層的人應該是工作力正旺的人,我們的工作應該是會對後續的社會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力。其實我們應該是在寫歷史的人,但是我有時候卻還是不免有著看看別人要將歷史帶到哪裡的消極心態。
那麼,在目前的環境之下,如何將自己從「中間」推向「中堅」呢?我今天恰好看到HBO在播放關於薇薇安∙湯瑪斯醫師的故事(Something the Lord Made)。他以一位當時普遍不為當時醫學界接受的黑人身分,協助完成了世界第一起治療「藍嬰兒」心臟外科的手術,爾後在弱勢與外界不公平的對待下,仍然默默地留在約翰洛普金斯醫學院繼續投注於研究工作。只因為他領悟到自己對研究工作的熱愛,於是他成就了有價值的研究工作,盡了一個社會中堅份子應盡的責任。
重拾對於工作的熱情,或許是喚醒中堅份子自覺得最重要的第一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