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0 19:22:03|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友善農業 與農田生態國際研討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主辦,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及國立東華大學協辦的「2018友善農業 與農田生態國際研討會」於8月19日圓滿落幕。 第三天的研討會以「我在家里山」為主軸, 透過國際整合平台分析報告、里山精神的倡議與農業遺產系統, 總結出農業永續經營是需涵括農業生產、文化傳承、 自然生態與歷史背景的永續價值。研討會三天總計近600人次共襄 盛舉。

 

        2010年以來里山倡議國際合作組織(IPSI)持續在各國間推 動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海景(SEPLS)的永續利用。2013年時 全球環境策略機構(IGES)、 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及日本環境部共同發起「里山發展機制」( Satoyama Development Mechanism ,SDM),希望透過資助有前景的專案、經驗分享等,為SEPL S中保護和加強當地生物多樣性作出貢獻,促進達成IPSI的目標 。Dr. Rajarshi Dasgupta是日本全球環境策略機構研究員,他於「社會-生 態-生產地景的推動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演講中說明,SDM已在 非洲,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的16個國家和地區支持了30個專案 。每個專案會從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中的經濟、社會、資訊、 管理及創新層面進行分析,評估其是否符合IPSI以及與全球永續 發展目標(SDGs)的關聯性。Dr. Rajarshi Dasgupta進一步指出, 此項平台整合分析出每個專案導入的關鍵與特色因素, 帶動更多專案加入與經驗分享;至今已有138個機構參與,並取得 470個額外投資與國際支持。臺灣從2013年至今已有五個案例 進行,並獲得國際的關注。

 

        日本東京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研究員姚盈芳博士針對「 里山倡議及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GIAHS)-透由社會-生態 -生產地景的永續管理保育生物多樣性」主題演講, 說明全球重要農業遺產系統(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是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起的, 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 傳統知識和農村文化保護體系,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 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GIAHS依據五個標準進行評估, 糧食和生計安全、農業生物多樣性、在地與傳統知識、 文化價值和社會組織,以及景觀和海景特色。 姚盈芳博士並以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為例,說明在SEPLS和GI AHS概念下, 如何保護在地農業生物多樣性和農業生態的文化遺產, 藉以呼籲全球農業文化傳承與永續經營的重要省思。

 

        在綜合座談中,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指出, 台灣在農業與保育結合已有相當基礎, 此次研討會是向前一步的討論兩者的結合、改善與經驗交流; 研討會中分享了國際FAO、SDGs、IPSI 及GIAHS的研究成果,是台灣及國際農業與保育跨界交流對話。 希望以此促成台灣在森、川、里、海的跨部會合作, 以及政府部門與民間機構的緊密連結,共同跨越困難與挑戰, 實踐台灣永續發展成果;也期望未來研討會可以持續辦理, 形成知識力、主流化,乃至國家政策的推動力。

 

        研討會最後,國際講師們回饋參與心得:華盛頓Millenniu m Institute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同時是瑞士基金會Biov ision聯合創始人兼總裁Dr. Hans R. Herren說明,很高興看到臺灣案例在處理系統性的復原力、 改善及多元發展的努力,期許將倡議與行動規模擴大, 讓臺灣整合多樣文化及農業永續發展的獨特面貌, 成為國際的參考典範;國際再生協會國際部主任、IFOAM前總裁 Mr. Andre Leu表達,熱帶雨林、物種、糧食、基改的問題持續在發生, 在大規模餵養人類的同時,我們需要建構多元化的新農法, 終止全世界農業錯誤的作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Dr. Tyrone B. Hayes表示,此次體會最深刻的是溝通互動、整合資源、 做出行動、尋找機會。希望透過國際互動、案例分享, 警示人類不要再重蹈覆轍;維也納大學博士後研究Dr. Bea Maas分享,友善農業在台灣的發展有非常具體的成果, 多元化的推動及產官學界的鏈結都獲致很好的發展, 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讓利益關係人都能更深刻的瞭解, 並做出改變;國際有機運動聯盟亞洲主席周澤江博士提到, 臺灣並非只有第三方驗證,還有CAS與PGS, 完整的制度是非常值得效學的;東京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研 究員姚盈芳博士感動的說明, 在臺灣的案例看到科學與當地的智慧結合,幫助社區凝聚、 豐富了生活內涵。姚博士更進一步說明, 希望未來能從整體的角度來思考農業、林業能與漁業、 海洋保育等問題;日本全球環境策略機構研究員Dr. Rajarshi Dasgupta則呼籲,食物的質比量更重要, 談永續發展應將眼光放在為下一代帶來更美好的生活與希望;印度T imbaktu Collective執行長Mr. C.K. Ganguly分享,希望能夠將臺灣農友的美好經驗帶回印度, 並與更多人分享。

 

研討會第三天以「我家在里山」為主軸, 邀請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分享台灣農村裡,依據里山倡議中, 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所實踐的精彩案例, 涵括森川里海大平台網絡建置、 國土生態綠網架構下保育型生產地景及谷關上的里山。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明,透過國外講師的啟發, 當今社會提到農業三生:生產、生活、生態的概念,需要再加入「 生命」來構成四生。而「生命」 的精神來自於對萬物的尊重與心靈素質的涵養,如此, 農業永續的精神,才得以淵源拓展。 慈心基金會很榮幸主辦這場研討會, 期許能成為跨國際的農業永續發展平台, 也是開創傳揚生物多樣性的奇

台長: 蔡本文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