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18 21:53:12| 人氣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技跨域 文化延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黃淑惠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推動國家文化資產數位保存技術研發與整合,於18日假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辦「3D掃描及應用技術交流工作坊」,針對目前3D數值資料之前端─3D掃描器的優劣分析、資料判斷與收集原則;中端─如何變形資料適應VR/AR/MR等需求、文化資產的數位資料處理原則及後端─展示界面的橋接、相關加值的應用等進行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  施國隆局長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文化資產數位化保存已是國際上的新趨勢,例如攝影量測、虛擬實境的應用、數位影像和3D模型建置等,對於傳統的保存觀念注入全新的做法,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可以突破很多過去傳統保存上的缺失,將文化保存的工作效益和品質大幅度提升。    現今3D雷射掃描技術發展純熟,雷射掃描器屬於非破壞及非接觸式的量測,可避免古蹟遭受破壞,而在恐攻、戰爭、地震洪水等天災人禍頻仍的當代,運用3D雷射掃描技術,搶先保存面臨破壞威脅的世界遺跡。    施國隆局長表示,近年來文資局也陸續針對國定古蹟進行3D掃描數值模型建置,包括高解析度的遠距雷射掃描,搭配手持掃描儀記錄細部雕刻,掃描不到死角則以相機作攝影測量、並空拍古蹟和鄰里街區的全景畫面,最後結合掃描和照片檔案,製造出精細度驚人的3D數位模型,未來可於古蹟重建、監控和管理,透過3D掃描量測結果作為後續古蹟保存項目的參考依據,以便提供古蹟保存。    施國隆局長表示,『文化科技』一詞詮釋了近年來文資保存領域的發展方向;科技的加入並非取代原始的做法,而是藉由科技的輔助達到減少臆測與誤判的機會,利用數位典藏產出高解析度之專業影像,並能藉由環境光源與後製處理還原文化資產的相對真實色彩,落實完整的保存科學基本精神,藉以達到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的特色、推廣發展並與國際接軌。   

台長: 蔡本文
人氣(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