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26 09:46:16|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市議員陳怡珍爭取米街納入歷史街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市議員陳怡珍今日針對台南市政府於去(2014)年提出新十大旗艦計畫建設中的五大文化主題園區進行質詢,目前大目降文化園區、噍吧哖紀念園區已分別於去年10月、11月開幕,其餘的左鎮菜寮化石園區、水交社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期許能如期在市長任內完成,讓深厚的台南文化底蘊,成為認識台灣歷史之窗。對此,文化局葉局長表示,除赤崁文化園區因事涉考古遺址,工程進度恐延後至108年才能完工以外,其餘兩個園區有把握於107年完成。

 

  陳怡珍議員指出,台南市政府於101年7月通過「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為妥善保存歷史街區內傳統建築群及周邊環境風貌,促進歷史街區再造,活化歷史文化空間,以振興地方藝術文化和產業經濟而努力。然而,通過至今約四年的時間,整個台南市卻只有鹽水老街完成法定程序,正式成為歷史街區,相關作業流程明顯牛步化。雖然文化局葉局長表示,歷史街區並非是一條巷道的思考,而是涵蓋整個大範圍的文化保存,但陳怡珍議員強調,台南市以文化古都而聞名,對於振興歷史街區作業,應加快腳步、多用點心,早日有具體方向。

 

  以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為例,新美街在清朝開始就以米鋪經營為主,在歷史上有相當定位,大家稱為米街。米街的範圍是現今新美街從成功路到民族路之間的路段,而民族路到民權路之間的部分,過去叫做抽籤巷,後來也曾稱作三義街,現在亦為新美街的一部分。過去的新美街分為三部分,但現在卻流傳一句俗諺「米街沒有賣米、算命街沒有算命、帆寮街也沒有帆船」。陳怡珍議員指出,新美街以米街諧音來命名,但劃設歷史街區卻未將傳統米街納入涵蓋範圍,反而僅列入抽籤巷,實在是令人錯愕、難以置信。

 

  尤其,並未看到市府針對米街進行任何努力,目前只有當地居民與新夥伴組成的民間團體舉辦經常性的活動,像是「吃米不知米街(米價偕音)」的創意市集、「米街走春遊市集」等等,目前傳統米街上還保留多間百年老店,如王泉盈紙莊、米街金香紙店,販售宗教儀式所需要的各類紙用品,或是印置民俗版畫,與文化古都台南息息相關。陳議員強調,這些自發性的力量很強大,有年輕人及文創團隊進駐,希望為老街注入新活力,也讓大家更加認識這條老街的歷史及新風貌,感受百年米街濃濃的人情味。她呼籲市府能充新評估將米街納入規劃藍圖,實質給予老街發展協助,多一點關愛的眼神,不要讓米街的發展沒有未來。

 

#陳怡珍砲轟市府台南市電子圍籬經費掛零,被動面對校園安全

  另外,針對校園安全議題,陳怡珍議員表示,自從去年北投文化國小女童遭割喉死亡案件發生後,各界無不積極重視學童們在校內的安全,除了市府、教育局、警察局在官網上所發布的內容以外,居然沒有在教育局業務報告資料中發現針對校園安全的預防措施,實在是匪夷所思!對此,教育局陳局長指出,教育局今年已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一千六百多萬元補助,用以補強各校的監視系統,也編列兩千九百多萬元經費,進行老舊廁所改造,包含加裝急救鈴、增加空間,讓廁所更加寬敞明亮,降低暗處的犯罪機率等。然而,陳議員提出資料顯示,教育部國教署為協助學校執行強化校園安全防護工作,於今年1月22日函文各地方政府檢討轄屬學校校園安全設施現況,已於4月21日完成審查作業,依規定辦理經費核撥作業。105年共編列校園安全預算2億5,925萬6,000元,其中,電子圍籬經費就佔1億681萬2,764元,但是,台南市卻在電子圍籬經費中掛零,沒有任何申請計畫。陳議員表示,台南市財政已經相當困難,為何中央有提供補助卻不申請?104年教育部補助台中及高雄共試辦5所學校的電子圍籬,今年更補助各縣市政府一億多元,為何其他縣市的校園安全需要電子圍籬來加強,難道台南市不需要嗎?陳怡珍議員砲轟市府,好不容易中央提供經費讓地方來做,台南市政府卻沒有任何申請動作,相當離譜,明顯視校園安全於無物,被動面對校園安全。相較於彰化縣府甚至自行投入六千萬打造82校電子圍籬,台南是六都唯一掛零的城市,實在令人搖頭!要家長如何放心?

 

  再者,對於學童搭乘的交通車也是一個問題。陳議員提出報導,根據學生交通車管理辦法,無論是購置或租賃的車輛都需向縣市政府核備,然而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立案之安親班與補習班的總數為19,513間,卻只有406輛核備的學生交通車。其中,台南市立案的課後照顧服務中心總數為28間,只有6輛核備的學生交通車;補習班則有1000多家,有31輛核備的學生交通車。因此,整個台南市只有37台學生交通車經教育局核備,而台南的國小人數卻有9萬4千人之多,不免讓人擔心學生的交通安全。再加上承辦的社教科只有1.5個人力,無法做到強力輔導業者,監督的能力也有限,陳怡珍呼籲,教育局應增派人力,才能有效保障學童安全。

 

#台南市居服員人力大不足 陳怡珍籲市府改採月薪制

  陳怡珍議員表示,近期接獲民眾陳情,反映好不容易幫家中長者申請到社會局的居家服務員,每週兩次至家中幫長輩沐浴,但沒多久居服員居然退休了,居家服務也跟著停擺,照管中心遲遲無法轉介下一位居服員來接手。由此可知,居服員人力不足是長照工作中的大問題。目前台南市申請到居家服務的長者有4,256人,居服員任職的人數卻只有707位,分配到的時數有限,甚至有老人苦苦等不到照顧,好不容易申請到居家服務,政府卻無法替家裡分擔辛勞。陳議員說明,居服員必須先接受90到100小時的專業訓練,學習急救、搬移老人、協助沐浴等相關技巧,才能正式聘用。台灣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需要被照顧的老人越來越多,但居家照顧服務員增加的速度遠趕不上需求,甚至出現斷層的危機,目前任職的年齡大多介於42歲到59歲之間,少有年輕人投入職場服務,導致經常發生長輩好不容易適應居服員,居服員卻要退休的情形。依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灣102至104年共培訓了10,769位照顧服務員,其中有3成共3,287人從事居服員工作,台南市經過培訓後留任居服工作的人數僅22%,遠低於全國平均數,更是六都倒數,如何提升居服員的留任意願,是一大課題。以台北市為例,去年就提出居服員從今年開始改採月薪制,底薪保障三萬元,並首創升遷制度,若表現良好可晉升為指導員,月薪更可增加到35000元,用中央提供的經費,再加上地方政府的補助來支應,可以提高工作意願。對此,社會局劉局長表示,目前已研擬相關計畫及經費,考量106年傾向改採月薪制。陳怡珍議員再度強調,政府應協助提昇居服員的形象,增加社會對居服員的尊重,提高薪資誘因,增加升遷管道,多一點年輕人投入職場,才能讓長照工作長遠發展下去。


台長: 蔡本文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