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19 11:48:28|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  有效降低超臨界流體萃取成本 國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南訊】在現今化工與化妝品應用中,運用萃取技術是很普遍的事,但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所得到的萃取物最精純,更不必擔心化學溶劑殘留的問題,唯一缺點是成本太高,只有高單價的化妝品、保健品等才會採用;成功大學微藻生技與工程實驗室多年來與高苑科技大學綠色製程實驗室不斷研究,精簡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的操作流程與設備,大幅減輕成本,技術取得國內發明專利外,在國際發明展也廣受矚目,陸續抱回3金、1銅,成績斐然,今年7月更受總統府之邀,入府接受台灣參與國際發明展之表揚。
 
陳俊延博士表示,基於成本考量,業者一般都採用化學溶劑萃取,但採溶劑萃取法不論後續製程再精密,難免有微量化學溶劑殘留的疑慮以及產物回收率太低的問題,若改採用對身體無害的溶劑萃取,效果又打折扣;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可取代溶劑,不會有任何殘留,而且萃取的溫度與壓力低,易於達到萃取的目的且效率高,只是成本至少高出5至10倍,目前只有高單價品項才會使用,如萃取具抗氧化功能的蝦紅素(市價1公升高達20萬元以上),或價格更高的牛樟芝萃取等。
 
陳俊延博士表示,超臨界流體技術效益雖好,但成本太高,使用的產業少,6、7年前開始思考是否有改善的空間,遂與同樣對改善超臨界流體技術感興趣的成大學長,現為高苑科大化生系暨妝品系系主任潘建亮一起著手研究,一路走來,成大化工系張嘉修教授給了不少建議與支援,終於獲得亮眼的成果。
 
超臨界流體,指的處於氣體、液之間的流體,具有氣體的擴散力與液體的溶解力的性質;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原理是透過施加溫度、壓力,使二氧化碳呈現出超臨界流體狀況,而有極高的滲透率,近而萃取出所要的化學成分。
 
業界採用超臨界流體技術萃取,要先將破碎物質的纖維或細胞壁,之後再放入超臨界流體設備,總計得二道程序才能萃取出所要的成份;微藻實驗室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改進,開發出二合一法,一開始即將欲萃取的物質置入超臨界流體設備內,同時進行破壞以及萃取,一次就大功告成,這個二合一精簡操作程序,成本平均減少4成,超流體萃取設備,費用也僅為國外進口設備的10-20%,並且可以將超臨界設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來培養藻類,形成一減碳循環以達減碳的目的。
 
陳俊延博士指出,許多技術在實驗室都可獲得良好成果,放大到商業化規模就會大打折扣,但成大微藻實驗室共同建構的超臨界流體技術設備,將模組放大到商業化製程,仍能維持好成效,頂多減少5%,良好的表現,已有業界來洽詢技轉等事宜。
 
成大微藻實驗室與高苑科技大學綠色製程實驗室所研發的超臨界流體流程精化技術,於2013年取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團隊希望讓國際知道,成大不只學術成績優異,實務研發上也有高能量,2013年起陸續參加了捷克布拉格國際發明展、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波蘭華沙國際發明展,4展共奪得3金1銅。
 
台灣發明創新能量充沛,參加國際發明展屢創佳績,總統府每年都會表揚上一年度參展表現極為優異的隊伍,今年7月成大微藻實驗室與高苑綠色製程的超臨界流體技術與設備,便因此入總統府接受台灣參與國際發明展之表揚。
 
超臨界流體,指的處於氣體、液體、固體之間的流體,具有溶劑的性質;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原理是,透過施加溫度、壓力,使物質呈現出超臨界流體狀況,近而萃取所需的化學成分,取得溶析出的化學物質。
 
 
 




台長: 蔡本文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