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14 21:46:43|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植體周圍炎-人工植牙的牙周病 不可忽視 嚴重需移除植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奇美醫學中心提醒人工植牙 完成後需定期回診檢查與保養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任 黃國精
人工植牙發展至今已成為牙醫師每天在臨床治療時不可或缺的考量項目,它提供了缺牙病人在功能上更滿意的解決方法。良好的種植及贗復以及滿意的使用之餘,人工植牙如同自然牙一樣亦需清潔維護。

雖然人工植牙不同於自然牙,有著不會蛀的金屬質地,卻也讓大多數人誤以為不會有問題了,但其所附著的地基─齒槽骨以及周圍的覆蓋─牙周黏膜如同自然牙,仍然是有生命的。

因此若清潔維護不佳、周遭解剖構造或在其他影響牙周組織健康因素的影響之下,亦會如同自然牙一樣,造成周圍組織的發炎與破壞,形成植體周圍疾病。

植體周圍組織發炎,如同牙齒周圍組織發炎一樣,若未影響到硬組織,則為植體周圍黏膜炎;但若破壞到周遭骨頭,即為植體周圍炎。當ㄧ旦發生,隨著時間發展,周遭骨破壞,最後植體失敗,失去功能,需要移除。因此,不得不慎。

造成植體周圍疾病的原因,如同牙周病的發生,最主要及關鍵性的因素是細菌,例如牙菌斑。而咬合過重(Occlusal overload)、贗復完成時殘留之黏著劑(residual cement)以及製作不當之贗復物等亦是可能造成的因素。

另外,文獻中亦指出有牙周病病史、抽煙、糖尿病及植體周圍角化黏膜的缺乏等,亦有可能是造成植體周圍疾病的危險因子。

對於植體周圍疾病的治療,主要在移除致病因子,恢復周遭組織的健康,必要時進行手術重建原有的周圍組織。植體周圍疾病,因影響破壞的程度不同,治療的方式亦有所不同。一般可分為非手術性治療及手術性治療。

一、非手術性治療一般有下列幾種方式:1.機械式清創;2.殺菌治療;3.抗生素治療;4.雷射治療。對於侷限在軟組織之植體周圍黏膜炎,非手術性治療幾乎都可解決。而破壞到周遭骨頭的植體周圍炎,仍會先以非手術性方法來治療。當非手術性治療無法達到目標時,則會進行手術性治療。

二、手術性治療,包括了清創,植體表面去感染,必要時利用骨移植物及再生膜,進行引導骨再生手術(Guided Bone regeneration)重建植體周圍硬組織。

然而當植體周圍炎的周遭骨破壞嚴重,無法或不易手術重建,以及植體的位置不適當或者植體周圍炎反覆發生,此時移除植體,亦是治療的一個選項。而移除植體後的重建,將隨著周遭骨破壞愈多,愈行複雜困難。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任黃國精表示:植體周圍疾病的治療,首要之務除了消除組織發炎外,最重要在於診斷。找出源頭,對症處理,方可真正解決。然而“預防勝於治療”,治療前良好的治療計劃與溝通,以及治療完成後,平常定期回診是絕對必要的。治療前良好的治療計劃與溝通,治療完成後定期回診檢查與保養,方是上策。

台長: 蔡本文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