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02 20:36:41| 人氣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江文化促進會指市府籌設臺江文化中心「籌備處規劃跳票」一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兼顧「促進地方參與、工程推動順利、資源有效配置」
臺江成立籌備處否?文化局說分明
有關臺江文化促進會指市府籌設臺江文化中心「籌備處規劃跳票」一事,文化局今天重申,考量時空條件變化,市府以「對促進地方參與最便利」、「對工程順利推動最有利」及「對資源有效配置最合宜」等三大原則的方式推動,不僅初衷未曾改變,也是對得起大臺南188萬市民文化平權的負責任作法。
文化局指出,因應大臺南直轄市文化工作推動的殷切需求,該局的組織改造工作,在市府的支持下,102年初就已完成上路。當時市府賦予文化局極大的空間增設科室及人力、組織並朝扁平化調整,其中包括:為強化文化中心管理職權,開全國先例,以完整的兩個單位營運現有文化設施,所屬的文資處職掌功能也有進一步擴充,另則首設文創科。在該次調整中,有鑑於各文化中心及文化園區經常身兼區域文化核心的角色,大臺南北區包括新營文化中心、永成戲院、吳晉淮音樂紀念館等中心場館,以及後續新營美術園區、新營動漫園區等重大文化建設的經營管理,交由民治文化中心管理科統籌;大臺南南區(含府城地區)包括臺南文化中心、歸仁文化中心、新化演藝廳,以及籌設中的臺江文化中心等重要文化設施,則由永華文化中心管理科統籌。由於前述兩科定位為文化設施的「區域營運中心」,其編制人力亦於各科中相對更多,且人員充分具備專業場館管理及行政經驗。市府既賦予文化局更多職能,能量越匯聚、責任也越大,包括上述兩科,以及接手「水交社文化園區」籌備的文化園區管理科等,文化局各業務單位都面臨與日俱增的經管挑戰;為因應這些挑戰,以及員額管控的現實,文化局也將所屬單位的人力資源作更有效運用,務使所有同仁都適才適任。
文化局說,市府接受選民付託依法行政,由權責機關自行妥善分配施政所需的財務及人力資源,並沒有「下放人事、預算權」的問題。市府目前刻正推動40多項重大計畫,其中文化局新增計畫就達10項,整體文化預算只增不減,若單從一個籌備處成立與否來論斷「文化立都喊假的」,恐有失公允。
文化局長葉澤山說,臺南是臺灣第一個城市,除了有、無形文化資產眾多,舉凡藝術學習風氣、社區總體營造等,活力都遠較其他縣市更加充沛,也因此市府相當重視文化建設。雖然臺南市在財政資源上不如北高兩市充裕,但市府仍積極兌現對市民的承諾,加速進行臺南市美術館以及臺江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建設的籌設工作。就行政機關的組織編制方式來說,「籌備處」通常是在新設場館從未有相同業務時才設置,用途在指導籌設過程順利進行,因此在臺南從未設置過「美術館」的情況下,為預先進行相關組織制度、典藏研究及展覽規劃等工作,「美術館籌備處」有成立必要,他也身兼籌備處主任。由於「文化中心」推動設置的工作現已有專責單位負責,因此目前臺江文化中心仍不傾向成立籌備處,以免組織疊床架屋、權責不清。
文化局表示,臺江文化中心一直是文化臺南公私協力的典範,舉凡歷次有關臺江文化中心的大小審查會議,文化局都尊重地方意見,邀請臺江社大、臺江文化促進會及海尾朝皇宮列席參與討論。從過去倡議、現在籌建,到未來完工,地方文化團體及意見領袖都扮演靈魂人物的角色,「有殼無神」之說恐為多慮。
葉局長說,正由於臺江文化中心是市長任內最重要的文化建設之一,文化局作為籌設臺江文化中心的主政機關,自己必須有專業判斷,不能把行政上應負的職責外推給民間。非政府組織(NGO)自有其立場,以及外於政府角度的多元倡議,市府及文化局相當尊重及重視這些意見。葉局長指出,他瞭解地方要求籌設籌備處是出於許多善意,以及害怕臺江文化中心走向「傳統文化中心機能」的擔憂。「但是臺江文化中心代表的正是一個臺灣文化設施由政府與民間協力推動、去普及在地文化權的全新可能性,市府除了不設籌備處、選擇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推動,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去盡力支持這樣的好事發生。」葉澤山指出,臺江文化中心成立的過程中,市府與地方的溝通管道一直是暢通的,永華科目前也已經對未來的經營管理有一些規劃,近期會邀請地方一起討論。他請大家將關心的焦點放在市府與在地未來如何合作經營文化中心,不要拘泥籌備處這樣的臨時任務編組設置與否的問題。

台長: 蔡本文
人氣(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