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24 13:19:47| 人氣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看見成大、卓越領航」系列講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朱經武院士引領認識超導百年發展與無限未來
 
【台南訊】頂尖大學必需追求更高、更精進的學術研究,並促進跨領域合作;成功大學2015年成大研發論壇「看見成大、卓越領航」系列講座,邀得「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功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及中正大學)」系統校長朱經武院士談「尋找更高溫的超導體之新途徑 - A Possible Paradigm Shift in the Search for Higher Tc?」,朱院士帶領成大師生回顧超導體歷史以及未來方向與展望等,他也承諾願提供機會給成大優秀學生或研究人員到其實驗室,參與超導相關研究。
 
2015成大研發論壇「看見成大、卓越領航」系列講座第三場,4月23日下午2時於成大力行校區統一健康大樓『何曼德講堂』舉行;設定的聽眾為物理等相關系所師生,但也不乏工科領域師生前來親炙,以領略專深的超導體。
 
成大校長蘇慧貞致詞透露,自己今年初有機會到美國休士頓大學,在參觀該校重要資料展示時,看到朱院士研究超導體所留下的歷史點滴以及關鍵時刻的發現與記錄等;朱院士是成大校友,也是台綜大的校長,其世界級成就讓成大感到光榮,也讓成大人可以驕傲的說,自己有一位世界級的校友,也令成大在科學歷史上分享了一個關鍵重點。
 
蘇慧貞校長也透露,自己已成功說服了朱經武院士,讓成大物理系優秀的研究生或研究人員,進入其實驗室參與超導體研究,朱院士的首肯,讓成大與世界重大的研究有所連結,也期待能在成大生根、發芽;今天成大分享了朱院士帶來的無上的榮耀,也希望成大日後表現也能讓朱院士感到光榮。
 
朱經武院士演講指出,超導體的發現與研究至今不過百年,歷經研究熱潮以及一度的沉寂,但始終不被科學界放棄,超導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是「零」電阻,可以解決能源耗損等問題,但零電阻現象在極低溫才會出現;一開始是在金屬材料上發現,溫度為攝氏269度,經科學家不斷研究,也在其他材料上發現超導現象,溫度也有所提高,1986年瑞士科學家發現鑭-鋇-銅-氧的氧化物在攝氏零下237度具超導性。朱經武院士透露,1986年瑞士科學家的發現,自己即斷言「相信超導會在更高的溫度找到」,自己團隊1987年即有了令人驚喜的發現。
 
朱經武、吳茂昆兩位院士所領導的團隊,在1987年進一步發現了釔-鋇-銅-氧的氧化物,攝氏零下183度即出現超導現象;之後科學界逐漸發現更多的超導材料,2015年初德國科學家宣布在攝氏零下190度發現超導現象。
 
朱經武院士表示,自己過去一直是超導「高溫」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不過,紀錄恐怕很快就會被超越;即使是高溫超導,其溫度仍然太低,科學家最大的目標在於找到室溫超導,唯有室溫超導才能真正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而這也是科學家接下來的大挑戰,需要全方位來看待事情,除了知識外,還要想像力與勇氣。
 
朱經武院士演講過程,多次回顧當年做實驗的心路歷程,以及重大發現關鍵時刻的興奮,以及研究成果受世界矚目的欣喜之情等。
 
朱院士專精於固態物理,在超導、磁性和電介質等領域多有卓越之成果。目前同時身兼休士頓大學德州超導中心創始主任兼首席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榮譽退休校長及大學名譽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學院創始董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休士頓大學天普科學主席、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大學物理學教授等多職,在學術研究的地位崇高。朱院士身為成功大學傑出校友,於2012年時懷抱感念家鄉台灣及回饋母校成功大學的想法,以不支領任何薪資的方式,出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之首位系統校長,來協助台灣高等教育發展。因此因緣際會,方能於院士百忙中,成就了此次演講。
 
朱院經武院士是首位發現鑭鋇銅氧化物在 90°K (-183 °C, 高於液態氮 -196 °C 的溫度) 之高溫超導物質的物理學家,並因此榮獲 Comstock 物理獎 (1988年),並由此發掘出新超導材料,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及應用的新扉頁,被《紐約時報》與《今日美國》評為「科學界的超級巨星」、「令世界改觀的睿智人物」。
 


台長: 蔡本文
人氣(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