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17 23:44:31| 人氣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壓氧治療可促進血管新生及增強抗生素的殺菌能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慢性骨髓炎是開放性骨折常見併發症 也是治療棘手的疾病
~

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 劉澄博士
骨髓炎就是骨骼受到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發炎反應,是開放性骨折或骨科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可引起骨髓炎的致病微生物包括:化膿性細菌、結核桿菌和黴菌,在台灣還是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骨髓炎居多。

從發生時間的緩急,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三種。而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目前較常用的分類方式,是1985年由Ciernil和Mader共同所提出,它根據骨髓炎在解剖學上的位置和病人的免疫能力做分類來提供一個治療的參考依據。

一旦罹患慢性骨髓炎,除了要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多數還要先接受一連串的清創或腐骨切除手術來控制感染,以及骨骼與軟組織缺損的重建。

慢性骨髓炎的臨床症狀包括:持續的傷口感染化膿和癒合不良、反覆疼痛、組織纖維化、關節攣縮等,嚴重的地方會有紅、腫、熱、痛等現象。要診斷骨髓炎所需的檢查包括:白血球的數目和分類、發炎指數(紅血球沉降速率、C反應蛋白)、細菌培菌和敏感性測試,以及影像學的檢查包括:X光、電腦斷層、核子醫學同位素骨骼掃瞄。

骨髓炎的治療方式要先控制感染,包括:清創、腐骨清除、密閉式灌注療法、抗生素珠串埋入等手術。最重要的就是「清創術」必須徹底有效地切除壞死和感染組織,移除與感染有關的內固定器材(例如鬆脫或感染的骨釘骨板或人工關節),才能根治感染。

清創術後造或的骨骼或軟組織缺損如果太大,就要等傷口清潔後,再以骨移植和肌皮瓣移植等手術做患部重建。骨髓炎的治療常常無法達到預期療效,這是因為長骨頭和下肢等部位的特殊生理構造使得血液供應較差,加以骨折常拌有嚴重的肢體碾壓傷、血管破壞和組織腫脹,造成血液循環阻斷,氧氣、抗生素及營養不能到達患部,導致感染轉成慢性,病人痛苦、醫師困擾的情況。

慢性骨髓炎的病人常見到局部組織缺氧(30-40 mmHg的氧分壓,是成纖維細胞產生膠原蛋白和白血球殺菌的最基本需求),對細菌的抵抗力不良、組織癒合能力太低(糖尿病、高血壓、週邊動脈阻塞)的情況。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可以週期性地提高缺氧組織的氧壓、促進血管新生及白血球殺菌能力、直接或間接殺死厭氧菌,增強抗生素的殺菌能力。一般而言,高壓氧只是一種治療慢性骨髓炎的輔助療法,它無法完全取代抗生素和清創術。
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暨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劉澄博士表示:慢性骨髓炎在醫療上仍是棘手的疾病,惟有採取更積極有效的內科抗生素治療和慢性病的控制,外科清創、腐骨切除手術和骨骼、軟組織的重建,血管和血液循環的改善,高壓氧治療的輔助,才會讓慢性骨髓炎的治療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台長: 蔡本文
人氣(1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