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03 15:06:29|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文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籍學者西田勝將楊熾昌珍貴手稿捐贈台文館

從日本帶著珍藏20多年的楊熾昌手稿來台,86歲的日籍學者西田勝在2015年伊始的第3天將兩份手稿連同信封,完整的捐贈予國立台灣文學館。由於楊熾昌的手稿留存極少,看見親人手跡,家屬十分感動,特向西田勝鞠躬致謝。台文館館長翁誌聰表示,此次捐贈除豐富台日文壇淵源及交流外,對台灣文學的發展及保存意義重大,他也藉機向與會來賓賀年。
 
捐贈儀式於昨日上午10時在台文館第一會議室舉行,包括台文館前任館長李瑞騰、創館館長林瑞明教授、呂興昌教授等人均與會,楊熾昌長子楊螢照、《風車》詩社成員張良典、李張瑞等人的家屬也都前來,見證這場歷史性的時刻。
 
楊熾昌(1908-1994)是台南人, 1930年赴日攻讀日本文學,1931年因父親生病輟學返台, 1933年以楊熾昌為中心,於台南成立現代詩團體「風車詩社」,引入現代主義,提倡超現實主義,可謂台灣超現實主義的先驅。台文館目前珍藏一份由楊熾昌主編的《風車》詩誌第三輯,為目前唯一傳世之孤本,是館內八件國家級重要古物之一。
 
西田勝教授在致詞時表示,他於1993年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楊熾昌見面,兩人相談甚歡,西田勝向楊熾昌邀稿,欲刊登於《從地球的一點起》這本由西田勝研究室所出版的月刊,雖然沒有稿費,楊熾昌欣然允諾,隨即寄了3份文稿,其中〈錢德拉•鮑斯─最後的咖哩飯〉因搬動過程遺失,另外2份則完整保存至今。
 
西田勝指出, 2份手稿都是楊熾昌在二次戰後的觀察隨筆,〈台湾の戦ひ――ある報道班員の手記①失去全部的無家小孩〉(台灣的戰爭――某報導班員的手記),刊載於《從地球的一點起》第54號(1993年6月),主要描述在台灣的特攻作戰和美軍空襲台南的情形。另篇〈台湾独立の課題――二二八民主革命以後〉(台灣獨立的課題――二二八民主革命以後),刊載於同報的第55號合併號,談的是從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台灣的主權歸屬,以及對台灣政權的展望。
 
楊熾昌家屬多人,昨日參加這場捐贈式十分感動,長子楊螢照說,父親接受完整日本教育,高中階段即對文學產生興趣,畢業後任職報社擔任新聞記者,但持續以日文寫作,由於歷經戰爭手稿所存無幾,西田勝先生保存兩篇完整的手稿20多年,非常不簡單,他感動得以日文向西田勝說「謝謝」。
 
居間促成此事的台文館前館長李瑞騰表示,去年5月間在東京見到西田勝教授,他佩服西田勝教授一生從事文學運動及社會運動不輟的精神;能見證楊熾昌的手稿重回台灣,是一項難得的因緣。
 
捐贈儀式後,台文館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林巾力以〈楊熾昌的台灣現代主義受容與傳承〉為題發表演講,讓民眾深入瞭解楊熾昌的其人其事。座談會中,林瑞明教授談及當年日本留學與西田勝教授的交往,並居中牽線促成其認識葉石濤、葉笛等文壇前輩。呂興昌教授則回憶發現《風車詩誌》海內孤本及與楊熾昌的忘年情誼。捐贈儀式在溫聲氣氛中圓滿結束。
 

台長: 蔡本文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