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29 21:49:57| 人氣2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資工系教授吳宗憲「情緒辨識研究」參賽奪金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成大資工系教授吳宗憲「情緒辨識研究」參賽奪金獎

 

【台南訊】為人機互動加入情感是科技界努力的重點,國立成功大學資工系教授吳宗憲率領博士生林仁俊,經多年努力建立起一套技術上領先國際的同步辨識聲音與臉部表情以偵測情緒的演算法-「應用資料融合策略於語音視覺情緒辨識之研究」。居家看護機器人,娛樂電玩或音樂搜尋都是可運用範圍;研究成果實用性高,參加電聲領導大廠美律實業主辦的「電聲新銳獎」在「電聲論文獎」競賽中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質獎。

 

吳宗憲教授透露,已有醫界看到「情緒計算」的潛力,主動與團隊合作,希望協助身心科醫師能更有效掌握患者情緒,做出正確的診斷與用藥,此外,近期積極發展機器人的業者也特地來了解研究成果。

 

吳宗憲教授表示,67年前市面上智慧型行動電話推出人工智慧助理軟體,使用者可以以對話方式與手機互動、搜尋資料、查詢天氣等,美中不足的是,手機回應語調標準化,缺乏情感,遂著手研究情緒偵測,要為人機互動注入情感。

 

吳宗憲教授指出,建立同步辨識聲音與臉部表情的演算系統並不容易,辨識情緒,一般都偵測聲音、臉部表情,單獨測聲音或臉部表情準確率不夠理想,聲音與臉部表情同步偵測可大幅提高辨識度,現今趨勢也朝此發展,資訊系團隊不僅跟上潮流且技術更勝一籌。

 

國際上同步偵測聲音、臉部表情,為了方便有的刻意省略說話的唇部,只捕捉唇部以上表情,不免影響臉部表情判讀;有的雖然納入唇部,卻不是一氣喝成的動態說話,而是找說話的空隙。不論如何,都是聲音、臉部表情各自抓取後再融合。

 

吳宗憲教授團隊的研發,不僅抓取全臉表情且捕捉說話時的連續動態,而且技術還領先國際做到聲音、表情同步融合,大大提升情緒辨識的準確性。

 

吳宗憲教授表示,躁鬱症處於鬱期的患者、與憂鬱症相似度高對身心科醫師帶來不少困擾,近期南部某醫學中心主動提出合作,醫院提供許多患者表情、聲音影像,希望建立起身心科專屬的語音視覺辨識系統以輔助醫師判讀患者情緒,究竟是憂鬱症或只是處於躁鬱症的鬱期。

 

吳宗憲教授表示,自己最期待情緒辨識系統未來能讓居家看護機器人更添人味,機器人在提供餵藥、聊天等服務,還能偵測到受照護者的情緒,提供適當安撫;情緒辨識系統也能用於打電玩,測得玩家情緒高昂時自動提升電玩級數,反之降低。現在的人到KTV唱歌多是用歌名、人名去搜尋,若可運用語音視覺情緒辨視系統,則可將歌曲依情緒來分類,或是偵測點歌者的情緒幫忙挑選適合的歌曲。

台長: 蔡本文
人氣(2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