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17 10:22:42|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甲午戰爭特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台文學特展
國立台灣文學館12月18日起將推出「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台文學特展」,展出珍貴歷史文獻、刊本、手稿、史料等一百二十餘筆文物,從「牡丹社事件」以降至二十世紀初台灣文人的抵抗與沈痛哀吟,與日本來台文人對此一歷史事件的紀錄,終乃至近代作家還原歷史面貌的小說創作,都在本次展出中一一呈現。

1894年清國與日本發生的「甲午戰爭」,延續到隔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導致台灣被割讓予日本,開始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今(2014)年為「甲午戰爭」120週年,各界陸續發起紀念活動,以不同面向探討此一改寫台灣與中國近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值此之際,台文館推出「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台文學特展」,以文學文本與歷史文獻為核心,呈現時代變革下台、日文人的寫作與姿態,藉由這些文本展示,直探百餘年前台灣人心靈圖像。

距今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之後,威震東亞的北洋艦隊,不敵日本。馬關條約、台灣民主國、乙未割台之役等事件,接踵而來。數年之間,讓全島戰火揚灰、四處干戈。當年的割台歷史不僅成為後世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更成為台灣文學苦悶的象徵意象之一。文學作為歷史的血肉,建構全面的史觀、史評的書寫,其意義不僅在於純美學的欣賞,更是體現了最細緻、最晦澀的作者心理。兩者一併討論,才能讓歷史研究,更具意義。從文學作品來切入甲午戰爭、乙未割台,其原意正是讓歷史更具美學,讓文學帶出當年各民族對歷史巨輪前進的不同心態與感受。

台文館表示,本次展出的珍貴文物,包括《台灣軍記》、《甲戌公牘鈔存》、《台灣詩乘》、《風俗畫報》、《雪窗遺稿》、《寄鶴齋詩矕》等年代久遠之刊本。也有鍾肇政《沈淪》、姚嘉文《黃虎印》、東方白《浪淘沙》等當代小說家以歷史為題所創作的作品手稿。同時,搭配《台省民主歌》、《阿罩霧風雲》、《一八九五˙乙未》等影音作品,多方面呈現乙未割台相關主題之歌謠、俚語和當代電影。展場內也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以活潑有趣的手法呈現,打破歷史題材給予人們沈悶嚴肅的印象。

台文館館長翁誌聰表示指出,唯有了解歷史原貌,才能真誠建立自我認同,面對台灣割讓予日本的歷史何其因素錯綜複雜,單從任何一方視角都難以釐清,也很容易流於歷史詮釋的盲點,因此,藉由文人作家的文字紀錄,我們得以一窺當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看待日人統治時所採取的抵抗與屈從姿態。通過這些文本呈現,也得以補足充歷史敘述中所容易忽略的複雜面貌。觀展民眾透過文學力量的引領,將是有助回顧你我此一共同歷史的最佳視野,並展望未來。


台長: 蔡本文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