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04 18:05:37| 人氣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压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壓瘡的手術重建
隨著年齡層的老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由於兒女大多需要外出工作,常常將老人家安置在家而疏於照顧,老人家因為長期臥床或久坐而常常導致壓瘡的產生。
63歲劉先生數十年前因為顱內出血導致長期臥床且左側髖關節習慣性脫臼,半年前因為左側鼠蹊部壓瘡至本院開刀清創,之後陸續於門診追蹤。今年10月因發燒送至本院急診發現左側鼠蹊部傷口變大且深,有惡臭之分泌物流出(圖1a),電腦斷層顯示傷口深及髖關節且懷疑合併骨髓炎,隨即由骨科沈栢銓主任清除感染的髖關節後,再由整形外科陳威臣醫師利用大腿的肌肉皮瓣(圖1b、1c)去填塞傷口以控制感染,最後病人順利植皮後出院(圖1d)。
近八十歲老先生因年老行動不便導致長期臥床,尾底骨有一數十公分大的褥瘡(圖2a),因為長期換藥傷口始終無法癒合而造成困擾因此來求診,經由整形外科陳威臣醫師利用兩側臀大肌VY前進皮瓣(圖2b)重建後出院(圖2c)。
臨床經驗中告訴我們這類患有壓瘡的患者通常年紀大體力衰弱且常合併營養不良,較令人氣餒的是手術重建後往往傷口癒合能力較一般人差且有較高的復發率,但不代表就不能接受手術重建。手術前審慎評估是必要的
患者的營養狀況:血中白蛋白必須高於 2.0 g/dL,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促進傷口癒合等
傷口感染必須要先控制
大小便失禁的控制:暫時性腸造口或尿管置放與否,避免汙染傷口
手術重建的選擇:傷口直接縫合容易再裂開;在傷口上植皮也只有30%的成功率;利用皮瓣重建耐用且成功率較高
手術重建術後的照顧:避免壓迫重建部位約3~4周 ,如果居家無足夠的照顧者,則需住院;早期復健以建少功能喪失;廣效性抗生素使用避免術中菌血症,若有骨髓炎須持續使用4~6周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患者以慢性疾病住院為主,其中住院病人約有9%以上會形成壓瘡,而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患者更高達33%會形成壓瘡,這一大族群的病患除了長期換藥之外,本醫院也提供病患與家屬另一項優質的重建手術服務。

台長: 蔡本文
人氣(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