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24 20:11:18| 人氣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壓瘡的預防與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年齡層的老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由於兒女大多需要外出工作,常常將老人家安置在家而疏於照顧,老人家因為長期臥床或久坐而常常導致壓瘡的產生。台灣地區每年有六萬人死於「褥瘡」相關的疾病,衛福部臺南醫院陳威臣醫師表示褥瘡經常合併許多致命性的併發症,如敗血症、骨髓炎,導致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住院患者高出4倍以上

什麼是壓瘡?
壓瘡是因為皮膚受到壓迫所導致皮膚受傷,甚至深到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
什麼樣的病患容易發生壓瘡?
壓瘡是長期肢體活動不良的患者﹝包括脊髓損傷者﹞、長期臥床、意識不清楚、體力衰弱或營養不良的病患常見的醫療問題
– 長期臥床或行動不– 便患者約有33%會形成褥瘡
– 住院病人約有9%會形成褥瘡
– 安養機構有6%會形成褥瘡
為什麼會發生壓瘡?
沒有確實定時翻身
自己本身怕痛或不願意配合
有糖尿病或是血液疾病(如貧血)營養不良、皮膚脆弱或敏感等
長時間受到不適當的壓迫或是磨擦
有滲便或長期腹瀉致肛門周圍較脆弱

壓瘡常發生的部位:
壓瘡常發生在下面的幾個部位
骨頭突出的部位,長期臥床時產生(如下圖)
  a.側臥  b.仰臥   c.坐姿 
皮膚有皺摺的部位如雙臀之間
有石膏包圍或有壓迫的地方
頸圈或背架或支架穿戴不恰當形成壓迫點
(a)
(b) (c)

壓瘡的分期? (如下圖)
第一期: 皮膚完整但會出現發紅區
第二期: 皮膚損傷在表皮或真皮
第三期: 皮下組織受到侵犯,尚未侵犯筋膜層
第四期: 已侵犯至肌肉層、骨骼及支持性結構(如:肌腱、關節囊等)

 

 


壓瘡的預防?
減少局部的壓力:
長期臥姿時,需視皮膚情況適時翻身,最少每2小時要改變姿勢一次,並注意各種姿勢之擺法
採坐姿時,應每15至20分鐘撐起身體或改變姿勢10~ 20 秒
二、保持皮膚之健康狀態:
在受傷或生病時,皮膚的保養十分簡單。然而當隨意運動或感覺能力受損時,便容易引起皮膚受傷。所以適當的皮膚保養(保持清潔,勿太乾燥)十分重要
三、皮膚的自我檢查:
針對褥瘡常發生之部位或容易產生摩擦的部分,每天早晚應利用鏡子自我檢查一次。起碼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擦)澡前,要檢查全身皮膚有沒有發紅破皮的現象發生
壓瘡的治療?
壓瘡的治療目標需要依照不同的分期而給予治療,原則上大致是
1. 適當地更換病人的姿勢、選用各類減壓墊(床)
2. 依據傷口狀況,3. 乾淨的傷口可以選擇各式敷料或藥膏塗抹換藥;若傷口合併感染必須適當的清創手術;若感染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菌血症等,4. 須考慮使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療

 


 

台長: 蔡本文
人氣(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