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16 08:21:29|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風病人急性後期轉住院持續復健 加速恢復並降低失能風險 ~奇美醫院參與健保署計畫 提供中風病人出院後持續復健的新選擇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 陳輝宇 案例一:70歲的葉先生在六個月前突然發生意識不清、右側肢體無力伴隨口齒不清、流口水。由家人緊急送到奇美醫院急診室,經過詳細的檢查後診斷為急性丘腦中風,經過四週的住院與復健治療,原本無法自主行動動作的患側肢體,已經逐漸可以活動,不穩定的坐姿也已進展到能進行動態的重心轉移訓練,在語言治療師積極訓練下,甚至能夠在進行治療時跟物理治療師談笑風生,討論接下來的復健進度與未來的計畫。 主治醫師與治療師也認為,若透過持續的復健治療,病人應該可以達到日常生活的部份獨立不須太過依賴家人的照顧,由於生理狀況穩定,醫師建議葉先生可以出院返家休養。 案例二:66歲的李先生,在一個月前發生急性腦中風伴隨左側肢體無力。經過兩週的住院治療,左側的上肢已經出現部份主動動作,在職能治療師的監督下可以進行部份功能行活動。而站立與行走的動作在病人的積極配合與物理治療師的耐心指導下,也獲得顯著的進步,目前已經可以拿著拐杖在物理治療師的監督指導下,沿著治療室內通道獨立行走。 病人的復原狀況良好,醫師也評估張先生未來只需要透過持續密集的復健治療,藉由家人些許的協助或是輔具的使用,就可以回到社區,回復到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議張先生隨時可以準備出院。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在去年(102年)底提出『全民健康保險提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目的在於因應目前人口迅速老化,越來越多的病人在急性醫療後可能會出現失能的情形,將大幅造成醫療體系、家庭及社會照顧的負擔或依賴。其中,又選擇急性腦血管疾病(CVD)優先試辦,希望能讓腦中風病人在急性期過後的失能及早恢復,並降低長期失能的風險,減輕健保醫療、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奇美醫學中心與台南地區鄰近六家區域及地區醫院合作,組成跨院際整合醫院團隊,並擔任主責醫院,負責中風病人的急性照護,且針對個案功能進行評估,聯繫及整合服務團隊共同擬定出院準備計畫。 此外,由台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郭綜合醫院、仁村醫院、永和醫院及晉生醫院等六家醫院擔任承作醫院,共同負責中風病人轉出後的急性後期照護相關事宜。透過如此的合作模式,建立垂直整合急性期、急性後期、慢性期的轉銜系統,落實病人照護的連續性,有效恢復功能或減輕失能的程度。 奇美醫學中心的服務與評估團隊包含:醫師、個案管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透過對病人功能狀態的完整評估,再決定是否轉至承作醫院進行進一步的復健治療計畫。 評估的內容包括:整體功能狀態、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吞嚥與進食功能、營養評估、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姿勢控制與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與整體行動功能、心肺耐力、感覺功能、認知與知覺功能、職能表現與重返社會能力評估、語言功能評估等共十三項。 病人經過完整評估後,嚴重程度為輕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被認定為具積極復健潛能者,將建議轉至承作醫院,進行為期六週至十二週的住院復健治療。期望透過積極的住院復健治療,促成輕度失能病人達到最佳恢復狀態,而中度失能病人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讓這兩類病人都能減少生活上依賴他人的程度。 因為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的推動,案例二的李先生有機會選擇轉入與奇美醫學中心有醫療合作的晉生醫院進行住院復健治療。被評定具有積極復健潛能的張先生,於住院期間,接受復健治療團隊完整的功能評估並擬定符合需求的治療計畫,涵蓋物理、職能、語言治療等項目,每天執行最多五次的高強度復健治療,並提供完善的出院準備計畫積極協助出院返家。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物理治療師陳輝宇表示:透過以上的種種努力,以及病人本身與家屬積極的參與配合,張先生目前的復原狀況良好,已經可以安全地行走,未來應該可以順利返家,將不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獨立而有尊嚴地生活。

台長: 蔡本文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