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20 17:26:51|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 傳統手術外的另一選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  傳統手術外的另一選擇

~奇美醫院已完成的經驗  傷口小.疼痛少.平均住院1-2天

 


人體內臟的一個器官或部分器官,最多是小腸,經過腹壁肌肉或筋膜的一個開口或薄弱缺損,而突出移位即稱之為疝氣,其中以發生在鼠蹊部上方的腹股溝疝氣最常見,俗稱『脫腸』。

根據統計其發生率約3-4%,尤其以小孩、老人居多;

男性多於女性;

發生的原因:先天性缺陷加上後天腹部壓力增加而引起;

治療方面:以外科手術為主;

 

疝氣可看到及感覺到,當躺下時會注意到,腹部或腹股溝的疝氣隆起可能會消失,一般容易自我察覺,特別在活動時,鈍痛及下墜的感覺變得越來越明顯。

 

這不舒服的感覺來自組織的持續壓力,尤其咳嗽、提重物或長時間站立,此壓力將腹內組織推向腹壁的薄弱點,當更多的組織被推向薄弱區,壓力的感覺就增加;當疝氣突然變大或無法縮回腹內時,會導致突然的激烈疼痛。

 

傳統手術方法為組織對組織(Tissue-to-tissue)手術方式,手術方法為在疝氣患處切一傷口,通常會切除疝氣囊,突出之組織推回腹腔,接著進行腹壁修補的工作,醫師將腹壁的開口或薄弱處週圍的肌肉拉合以覆蓋缺陷處,使用數條縫線將肌肉縫合固定。此種方法將組織直接縫合,手術後疼痛感較強且復發率較高及病人復原時間較長,一般約34天。

 

除了傳統手術方法外,另以腹腔鏡方式進行的有兩種:

一、全腹膜外疝氣修補手術:

此項腹腔鏡手術是完全經由腹膜外,找出疝氣袋後把疝氣袋復位,腹部缺損處以人工網膜修補,由於此手術並不會進入腹腔,所以幾乎不會有腸道損傷及術後腸沾黏的問題。

二、經腹腔腹膜前疝氣修補手術:

此項手術是進入腹腔內操作,解剖構造較清楚容易辨別,但可能造成術後腸沾黏及腸道損傷的嚴重併發症。

 

全腹膜外腹腔鏡修補手術的優點

1.不須切開鼠蹊部之肌肉與筋膜;

2.可以清楚的顯現所有可能的疝氣位置;

3.各種類的鼠蹊疝氣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修補;

4.復發型疝氣可以避開之前手術造成的粘黏;

5.傷口小而美觀,術後疼痛較少,恢復較快。

 

根據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致丞的表示,他從去(102)年以全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至今已超過30位病人,除了傷口小而美觀、術後疼痛較少外,恢復也較快,平均住院12天,出院後病人回診對於傷口疼痛度及復原情況,目前皆相當滿意。

台長: 蔡本文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