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1 10:48:40|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助理教授王淑鶯跨國研究 躍登《美國科學院院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報】研究結構生物學有成、不斷創造卓越研究能量的成功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淑鶯,與大陸北京清華大學王新泉教授等人,共同發表有關白細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與其受體相互作用之研究,刊載於全世界最負盛名的學術雜誌之一《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該發現可望成為研發治療氣喘等先天性免疫疾病藥物的關鍵技術,顯示白細胞介素的研究已邁入一個新的紀元。

 

受到《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青睞的論文,題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IL-33 with its receptors(白細胞介素33與受體相互作用的結構研究)」,是由成大微免所助理教授王淑鶯與北京清華大學王新泉教授、大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劉曦等人一起研究發表。

 

王淑鶯教授指出,曾有研究報告指出,IL-33與花粉症、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等先天性免疫疾病的發病和惡化有關,患者的皮膚細胞中IL-33含量確實比一般人高,但是一直沒辦法釐清其與發病的因果關係。而在我們的研究,利用小角度X光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的技術,發現許多前所未見的現象,也觀察到許多更高解析度或不同構形的資訊。

 

王淑鶯教授進一步表示,從不同構形的資訊了解其作用機制後,未來便很有機會研發新藥,可以有效治療氣喘等先天性免疫疾病。她說,藥物的發展若是建立在結構生物學的基礎上,基本上可說是最快速,也最直接且最有效。

 

在「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IL-33 with its receptors(白細胞介素33與受體相互作用的結構研究)」中,王淑鶯教授是藉由小角度散射的方法,研究在溶液狀態下的結構構像的變化。也由於溶液中小角度的散射與北京清華大學王新泉博士的晶體結構研究,於是發現了最新、且最不被了解的IL-33的配體(Ligand)和受體 (Receptor)的作用。

 

王淑鶯教授謙稱這個研究是由多位學者多年來共同努力的成果,是跨國合作的研究成果,除北京清華大學王新泉教授、大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劉曦之外,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BNL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Michal Hammel博士、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鄭有舜博士等人也參與其中,貢獻甚多。

 

王淑鶯助理教授,成大物理系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微免所博士,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興趣主要在結合X-ray蛋白質結晶學 (Protein Crystallography)和溶液小角度散射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的技術,此外,也致力於探討蛋白質的三度空間結構和功能,以及蛋白質和蛋白質、蛋白質和核酸之間的交互作用。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方學術周刊,創刊於1915。內容覆蓋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社會科學,擁有廣泛的讀者群,尤其是世界各地從事基礎科學領域研究的科學工作者,與《自然》和《科學》一樣,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基礎科學領域的學術雜誌之一

台長: 蔡本文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