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11 00:09:46|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蕭瓊瑞教授《台灣傳藝全集》卷一「廖慶章」 問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報】台南府城是台灣傳統藝術的重鎮,而傳統藝術正是文創產業最重要的資源。台灣傳統藝術著力甚深、且最早為台灣傳統畫師進行作品梳理的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蕭瓊瑞,繼出版《府城民間傳統畫師專輯》之後,又一本《台灣傳藝全集》卷一「廖慶章」專書問世。不僅收錄藝術家廖慶章珍貴的彩繪藝術,也賦予台灣傳統藝術新生命與面貌

 

《台灣傳藝全集》卷一「廖慶章」,910日在成功大學舉辦新書發表會,蕭瓊瑞老師親自主持,藝術家何懷碩、台南資深畫家陳輝東、薪傳獎彩繪大師潘岳雄、彩繪畫家蔡國偉、妙心寺傳道法師、松雲畫會會員…等多位藝術界同好都一起參與盛會。

 

蕭瓊瑞教授表示,蕭慶章的畫作從傳統出發,融合現代繪畫技術,發展出新舊交融的畫風,值得重視,過去台灣藝術界多著重西洋藝術,對傳統彩繪常意忽略,台南市政府曾經委託他整理台南傳統畫師的全集,以潘麗水為例,他的兒子潘岳雄毫不藏私的把祖父、父親的畫稿都公開,讓彩繪新秀可以親近學習,非尚難能可貴。

 

蕭瓊瑞教授說台南傳統藝術的豐富,冠絕全台,有其歷史淵源;但近年來,囿於市場削價競爭的生態,加上對藝術品質認知的不足,造成嚴重劣幣逐良幣的現象。他在任職台南市文化局長任內,即大力推動傳藝傳承體制化,鼓勵當時的幾所中學辦理傳統藝術研習班的課程,將傳藝的教學帶入一般正常的教育體系中。除前輩畫師陳壽彝、潘岳雄、丁清石等,廖慶章也是當年的傳習教師之一。

 

廖慶章,1959年出生,在傳統畫師界的輩份雖然不高,但他勤奮的學習、轉益多師,結合傳統技法與現代美學,作品展現細膩、精緻的品質,獲得多方的贊揚與肯定,先後獲得2000年府城傳統民間工藝展彩繪類第一名,及2001年府城美展平面類第一名的雙料冠軍,證明他在傳統與現代兩方面同時擁有的實力與創意。

 

他出生雲林平凡農村,國中畢業後,就因父親事業失敗,輟學轉習繪畫;先後追隨府城畫師丁清石及陳炳伸(人稱阿東師)學習。1982年後,自立門戶,承接廟畫工程,由於品質精湛、速度神速,博得業界好評。但一心自我突破的廖慶章,不以廟畫為滿足,九○年代之後,開始投身現代美術的學習,吸納西方學院素描及中國文人水墨的養分,成為他創作的活泉。1997年參與創立「台灣寺廟彩繪畫會」,並擔任總幹事,作品亦多次入選南瀛美展、府城美展等大型美展。2005年,又以同等學力,進入長榮大學美術系進修,獲得許多老師的傾囊指導。

 

廖慶章傑出的表現,吸引美術史家蕭瓊瑞教授的看重,並推薦給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出版社,成為該社主編《台灣傳藝全集》首卷介紹的藝術家。

 

全書295頁,收錄廖慶章作品,包括:門神彩繪及佛道畫、二十四節氣與十二生肖、十二花神、民俗人物、歷史典故與詩詞畫意、現代民俗,及現代人物、山水與風景、花鳥與動物等幾大類,兼含傳統與現代題材;其中「十二花神」都是高180公分、寬90公分的大畫,以麻紙膠彩畫成,細緻典雅,是傳統題材現代表現的典範之作,作品一經完成,便為藏家所收藏。

 

蕭瓊瑞教授指出:文創產業是目前國家重大施政項目之一,但大多數的措施 ,都從末端入手,只期待短期成效,缺乏長遠規劃、研究與培植。他認為:台灣的傳統藝術是一項起於民間、結合生活、凸顯歷史文化的活力資源,如能有計劃的整理、推廣、提升,自能成為文創最強力的支撐。

 

以往蕭瓊瑞教授整理過許多年長、資深的傳藝前輩,如:潘麗水、陳壽彝、蔡草如等人;但發現:社會給予這些前輩的肯定,往往為時太晚,來不及發揮傳承,便紛紛辭世。他希望,社會的支持、肯定,能從較年輕的一代開始。廖慶章年齡不是最長,資歷也不算最深,但在他長期、辛勤的努力下,作品終能結合傳統與現代,賦予這項傳藝嶄新的生命與面貌,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

台長: 蔡本文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