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25 00:10:12|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人文思維從成大啟航 成大推「成大文學家」系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千秋新聞【記者蔡本文/台南報導】為擴大人文版圖、豐厚教育內涵,作為南台灣文學領航者的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除積極延攬國際級大師,駐校研究講學,擴大文學研究成果,亦著手規劃在下學期推出「成大文學家」系列學術研討會議。藉由豐富多元的學術氛圍,帶動南台灣文學風氣,讓人文思維從成大啟動、文化復興從南台灣啟航。
 
成大擁有雄厚的文化資產及很多著名的文學家,所以在「成大文學家」系列的文學家鎖定的對象係以成大人為主,如蘇雪林、葉石濤、陳之藩、白先勇、馬森、黃永武、汪其楣、蘇偉貞、舞鶴(陳國誠)、董橋(董群傑)、閻振瀛、龍應台、林瑞明(林梵)、夏曼.藍波安、痞子蔡等人。藉著闡揚文學家的風采,讓師生分享文學家豐厚的文學內涵,使文學成為人類科技文明的基石。
 
成大文學院院長賴俊雄指出,成大有十分豐富的人文資產和資源,長期以來成大都是以理工為主,外界對成大印象總停留在理工的面向。今年成大建校八十週年,過去八十年,成大有十分大的轉變,無論是人文的提升或是教育的改革,都有卓越的成果。我也發現成大人文的資產一直都在,而且非常豐富,只是沒有刻意加以挖掘、整合與應用,不僅文學院、甚至整個成大有很多的文學家,成大文學家系列就是希望作一個有效的整合,讓外界知道,成功大學不只是理工、不只是機械、電資、醫學而已,還是一所人文薈萃的全方位學校。
 
再者,人文最重要的是提供人文素養、人格養成的教育,舉例說,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最大的差異是,中國歷史上很多的知識份子以及政治改革的菁英,都是從北大人文出來的,而不是以理工為主的清華。我們特別感謝成大理工醫領域的傑出貢獻,讓成大能在國際排行上佔有一席之地。可是大學的根本還是在人的教育,因此文學院計畫推出文學家系列,除讓外界知道成大有雄厚的文化資產及影響深遠的人文版圖,可能很多學生、家長不曉得舞鶴是中文系畢業、龍應台就是成大外文系畢業,也有可能並不瞭解痞子蔡是水利系培育的學生,甚至不清楚陳之藩也是在成大教過書,所以特別透過文學家系列的呈現,把成大散居各處的文學版塊像拼圖一樣組合起來。但最重要的還是想藉由闡揚文學家的風采,認識並分享文學家豐厚的文學底蘊。
 
他也引用《易經》名言:『觀乎天下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來期許,「成大文學家」系列學術研討會議,是持續性的、是跨年度的學術活動,希望如網狀般向四面擴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人文的氛圍,呼吸有人文的氧氣、血液裡有人文的元素,在行動或是思考運作是有人文的思維。進而能在21世紀全球化的高度競爭中,懂得仰觀天象,俯察萬物,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陳之藩,北洋大學電機系學士,曾赴美、英留學獲劍橋哲學博士學位,並在美國和香港的大學講學,也曾回國在清華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等校任教。陳之藩在物理、電學等專業領域的著作極為可觀,曾獲選為英國電機工程學會院士。他的散文作品帶有透徹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體驗出發,融入豐富的人生閱歷,風格極為突出。著有《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釣勝於魚》、《陳之藩散文集》、《大學時代給胡適的信》、《蔚藍的天》、《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時空之海》、《散步》、《思與花開》。
 
白先勇,筆名鬱金、白黎、蕭雷,籍貫廣西桂林,1937年生,1952年香港來臺。臺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入讀臺南成功大學水利系,一年後進臺灣大學外文系就讀,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文學創作碩士。1960年和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創辦《現代文學》雙月刊,後來又創辦晨鐘出版社。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教授,講授中國語言文學課程。現已退休,近年來投入崑曲的改編與演出工作。曾獲國家文藝獎。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散文、評論、劇本等。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刊登於1958年9月《文學雜誌》五卷一期。他的前期作品,作者的個人色彩和受西方文學影響較重;後期作品的現實性較強,藝術上日臻成熟。小説內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舊日官宦世家的興衰,如《臺北人》內容描寫1949年前後隨國府撤退來臺的外省族群生活,呈現其離鄉背井的愁苦與思鄉之情,富有歷史興衰與人世滄桑之感,歐陽子認為白先勇作品的三個互涉的主題包括「今昔之比」、「靈肉之爭」和「生死之謎」;二是描寫大陸播遷來臺人士和旅美華人對故國家園的縈念,如「紐約客」系列以海外留學生、學人的生活為主題的多篇小說;三是臺灣社會的側影,如<孤戀花>主要描寫臺灣下層民眾的真實生活。另外《孽子》則是臺灣男同志小說經典之作,反映了處於邊緣位置的同性戀族群身體流放與內心壓抑。余光中則對白先勇的文學成就有如下的評述:「在主題上可以說為當代臺灣的中上層社會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說熔中國古典小說和西洋小說於一爐。」由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臺北首演以來,至今已演出一百場,巡迴地區包括兩岸四地,遠至美國西岸,形成一股崑曲旋風,不僅傳承崑曲薪火,更將崑曲的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賦予崑曲劇種新的生命。
 
黃永武, 文學 博士、教授、兼作家。曾任中華民國國立中興大學、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中華民國古典文學研究會創會會長。所著《中國詩學》四冊,曾榮獲第五屆國家文藝獎。後以散文馳名,所著《愛廬小品》四冊,再獲第18屆國家文藝獎。後又以《生活美學》四冊,《黃永武隨筆》上下冊,名重中外文壇。文皆雋永深刻,哲思渾成,餘味無窮,屢為國內外教科書選作教材。著有《愛廬小品》、《詩香谷》、《愛廬談文學》、《愛廬談心事》、《愛廬談諺詩》、《詩與情》、《載愛飛行》、《山居功課》、《黃永武隨筆》等。
 
汪其楣,1946年生,臺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奧勒岡大學戲劇碩士,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北藝術大學、成功大學等校。其亦曾擔任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董事、愛滋人權益基金會監事,目前已經退休。她以專研現代戲劇、古典戲劇、導演、編劇、中西戲劇及劇場見長。著有《人間孤兒》、《天堂旅館》、《海洋心情》、《大地之子》等多部。《一年三季》、《複製新娘》、《記得香港》、《海山傳說‧環》、《人間孤兒枝葉版》、《鬼湖中的巴冷公主》等都是由她導演的著作。
 
蘇偉貞,崛起於七○年代末期的小說家,曾任職中央電台、國防部藝工總隊、聯合報副刊,聯合報讀書人版主編。曾獲聯合報小說獎,國軍文藝小說金像獎、銀像獎,中華日報小說獎,中國時報百萬小說評審團推薦獎等。著有小說共二十餘本。著有《陪他一段》、《紅顏已老》、《熱的絕滅》、《沉默之島》、《封閉的島嶼》、《離開同方》、《魔術時刻》、《時光隊伍》、《租書店的女兒》等。
 
舞鶴(陳國誠),當代台灣重要的小說家。年輕時代始立志寫作,從無尋求其他任何職業;一生致力於關懷台灣本土歷史、文化之小說創作。作品深具原創性,開拓了台灣小說風格書寫的新紀元。作品內容異質且孤絕,文句顛覆傳統中文構句方式。獲得多座文學獎肯定。著有六本小說。著有《思索阿邦·卡露斯》、《餘生》、《悲傷》、《鬼兒與阿妖》、《亂迷》等。
 
董橋(董群傑),舊學淵源深厚,又受南洋英倫文化洗禮,中西交織,筆耕不輟,長期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文學散文,深受兩岸三地推重,遂譜出一片璀燦。其專欄文章風格獨特,散文備受稱揚,在香港文學史以至當代中國文學史上地位崇隆。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瀋陽出版文集十多種,目前共出版四十餘本散文集與三本翻譯著作。著有《另外一種心情》、《這一代的事》、《跟中國的夢賽跑》、《辯證法的黃昏》、《紅了文化,綠了文明》、《酒肉歲月太匆匆》等。
 
龍應台,雜文家、小說家、評論家、散文家。曾任台北文化局局長,後客居香港,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香港大學第一位 終身 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2005年7月在集團與基金會支持下成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自1984年於中國時報撰寫「野火集」專欄以來,共出版34本著作。包括《野火集》、《孩子你慢慢來》、《乾杯吧,托瑪斯曼》、《在海德堡墬入情網》、《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候》、《請用文明來說服我》、《親愛的安德烈》、《目送》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等。

台長: 蔡本文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