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15 16:18:23| 人氣1,0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駭客任務:最後戰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駭客任務完結篇: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
存在之必要Ⅱ>>不插電進入母體


片子一開始,尼歐跟班恩躺在診療床上,醫生說班恩麻煩大了,他必須解釋,
他手上那些疤怎麼來的,看來像是「虛擬戒斷症」。這意味著,他分不清虛擬跟真實世界,
而這在《駭》客系列電影裡,是疏於解釋的一塊,如果想對這事多一點了解,
建議大家看另一部電影,由裘德洛和珍妮佛傑森李合演的《X接觸── 來自異世界》
(eXistenZ),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虛擬遊戲,透過人體神經系統,虛擬遊戲更顯得真實,
當你進進出出遊戲與遊戲之間,到最後,當你回到真實世界時,反而會很恍惚,
懷疑自己是置身在哪裡?遊戲?還是真實世界?

與《駭》片不同的是,駭片裡的真實世界是原始的,
相對於母體虛擬出來的科學化世界,人們可能更喜歡原來生活的母體,
就像第一集裡探討的,有人寧可選擇回到母體。

但尼歐進級了,《駭》片從第一集進級到第二集、第三集,
相同的問題當然不可能再重複討論,也就意味著,班恩的問題更複雜。



再回到船艦上,當尼歐昏迷的同時,莫非斯要求進入母體尋找尼歐,
當他們在尋找的時候,醫生告訴崔妮蒂,說尼歐的腦波很奇怪,
一點都不像是陷入昏迷的人,反倒比較像進入母體的人。

這段,不正告訴我們,尼歐「無線上網」了嗎?
而且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尼歐醒來的車站在哪?「mobile ave.」,
直譯是「移動街」,但手機又稱「mobile phone」,一語雙關,
這個車站並不是一個定點,它是移動的,所以,尼歐跑不出去,
他被困在這裡,需要經由火車人這個程式才能出得去,
這也符合了之前電影癡的推論,compiler這程式就是火車人,
未經compiler在母體裡尼歐無法辨識,所以莫非斯怎麼也無法在母體裡搜尋到他。



比起第二集來,第三集之所以有點有小無聊是,該說的、該講的,
編導差不多都在第二集裡說完了,第三集比較是像補充說明和等待完結,
除了人與機器章魚的戰爭外,期待錫安被解救、期待尼歐成了真正的救世主
,乎沒有太多的劇情,第三集成了單純的動作片,偏偏導演不次處理感情戲,
不善於處理人面對戰爭的諸多心理掙扎,唯一值得一看的戰爭感人場面,
就是裝甲兵團將軍敏郎了,不論從選角到人名,
在在都可以看出編導企圖藉由這個角色表現日本武士壯士斷腕的精神,
短短的「鋼彈與機械章魚戰爭」,血肉之軀與精良武器對決,
可以想見場面的壯烈,只是偏愛戰爭片的電影癡很不能理解,
經過這麼久的「研發」難道除了船艦上的電磁波彈外,
還是只有傳統的槍跟地對空飛彈嗎?那會不會落差太大了?
也難怪人類與機械的戰爭註定要失敗,如果沒有尼歐的超能力,
人類肯定會回到原點重新來過,就像電腦的 reset那樣。



相較於第一、二集,第三集的線索藏得太好、太小、太不顯眼,
考驗著歡眾的眼力。好比,當崔妮蒂和莫非斯進入母體,
與賽若膚去找梅若賓基恩時,他們走入電梯,所按的按鍵,
上面不是數字,而是一個字「hell」,他們可是去地獄pub找人,
找那位掌控地獄的冥王。

不過電影癡個人倒是很喜歡他們在進電梯前和之後的兩場打鬥,
之前的氛圍,很像日本黑道電影的場景和色調,
打鬥的方式卻又很像我們的武打作動片。而出電梯進入大廳裡,
呵呵,超像電玩的,而且打破地心引力的打鬥方式,非常有想像力,
而且又那麼充滿槍彈動作的暴力與美學,再度欣賞鷹躍的美姿與螃蟹走的大開大闔。

說到這裡,想提一下,地獄pub裡的舞池,
正好對照第二集裡人類世界裡的狂歡party,一樣的人滿為患,
用的樂器卻很不一樣,人類party的主樂器是鼓,
地獄pub裡當然是電子合成樂囉!人類的party色調是暖的,
地獄pub裡是冷冷的藍綠調,一樣的慾望,兩樣情。這樣的小細節,
可是《駭》系列電影裡的特色。最喜歡第三集裡有一段造物主和祭師的對白,
當祭師問他會不會信守承諾,造物主回答:「你以為我是什麼?人類?」
非常的諷刺,諷刺人往往無法信守承諾,但機械卻可以。

By the way,不知觀眾有沒有注意到,女性在《駭》片系列電影裡占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非常有趣的是,在這部充滿男性元素的電影裡,女性思維卻是重點。
男性──造物主──理性思維,女性──祭師──感性思維,最後證明,
結束對立,取得人與機械和平世界的平衡,卻是祭師贏了!
又崔妮蒂是全劇唯一看過地球、太陽與月亮的人;所有艦長裡,
駕駛技術最好的人是女艦長娜歐比。這一點,其實跟很多日本漫畫、
動畫科幻作品是一樣的,母性,向來在日本文化占有非常重點的地位。

此外,軀殼輪迴的解釋,拜祭師角色換人之賜,加上史密斯先生的「入侵」
,軀殼與人的本質(或說靈魂),讓人有更清楚而具體的概念,
凸顯了人存在價值在於精神面而不在於物質面,以科幻素材、科幻武器、
電腦系統為本體的《駭》片來講,非常的「無物質」化,
將電腦這個話題提升至形而上的哲學、甚至宗教層面,雖說它的劇本裡,
採用了不少聖經,但許多本質上,特別是從他選用「karma」
(正確的譯文應該是「業」,而非電影中譯的「命」)
而非「destiny」或「fate」可見一般。

建議英文聽力好的觀眾,如有機會再觀賞一次《駭》系列電影,
放大耳朵仔細聽聽對白,相人有助你了解劇情的一些小線索。



資深影評人藍祖蔚說,駭客的觀影經驗,巧妙的與我們電腦的使用經驗印證──第一集時,
我們使用撥接上網,進出母體必須透過電話系統,第一集裡用的便是傳統電話,
因此operator很重要,而第一集的operator──坦克就有吃重的演出;
第二集時,ADSL已經很普遍了,雖然電影並沒有改變出入母體的方式,
卻代之以後門/關鍵人物(或說鑰匙人)。

在第二集裡,應該是這麼解釋的,進入母體,依然是透過電話系統(不論是撥接或是ADSL),
但這只是初階,真正進入母體主體體系,更像是駭客行為,所以必須借重後門程式,
因此,製造password的程式──關鍵人物,變得很重要。
(相關詳細文章,可進入電影癡電子報回顧第二集的解讀)。

到了第三集,則是更進一步了。怎麼說?

如果,超級大電腦──母體,仿造的是人的世界,它取代了無數的人腦,
那麼反向思考是,人類該如何反擊回去?是不是人腦也可以仿造電腦的電子序號,
進入母體造成干擾,進而達成解救人類的目的?


尼歐怎麼會進入地鐵咧?

尼歐,不斷不斷的升級,從撥接到adsl;第三集呢?想到了沒?

是的,沒錯,就是現在愈來愈普及的「無線上網」!

「無線上網」的主題,早在第二集末就開演了,
最後他不是一個人用「神力」阻止了烏賊兵團嗎?這就像,
打通了任督二脈,他突然找到了「無線」途徑,學會如何發出電子波,於是就此與母體連上了線。

由於電子波,是最原始的低階電腦語言,因此他是進入了母體,
但並未進入主系統,未經compiler前,他是一個母體無法判讀、無法執行的程式。

這樣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被困在「地鐵」裡了,也不難理解那電車是幹嘛用的了。
那是編譯器咩!未經編譯,尼歐怎麼識得了別人咧?無怪乎不論尼歐在地鐵站裡怎麼跑,
就是跑回原點;因為那是在compiler前唯一容許它「程式」生存的小空間。

那麼那個印度家庭怎麼會和尼歐碰在一塊兒?只能說是巧合,而若不這麼安排,
尼歐又哪能知道自己的處境,又哪能碰得上火車人咧。


尼歐真正擁有「無線上網」其實是崔妮蒂下火車接到他,搭上火車進入母體再回到人體之後。

祭師跟他說的很清楚,smith的存在是尼歐的相對存在,也就是說,
當尼歐學會了「無線上網」的同時,smith也會無線連線與真實世界裡的人「搭上線」,
但你要「占」有一個人的軀體,一來必須「頻道」相同,二來必須是
「意識彌留」狀態或在他死亡之際占據他的軀體。同時擁有這兩個條作的人,
即是包恩bane,他討厭尼歐,甚至不喜歡他醒來後的真實世界,而他的名字,
早就訴諸了這樣的命運:毒,危害,毀滅。當我們在看一次本片,知道了包恩的角色,
不難從他口中說的話,及演員的表現方式,清楚看出:他就是smith的分身。
而若從聖經故事裡看,他也就是那位猶大。由於這個角色,在電影中一開始沒很清楚的交代
(其實已經在對白裡不斷的暗示,但尼歐的不了解,也旦如戲外觀眾的不了解,
無怪乎大家看得一頭霧水,但相信任何看第二次的人,
都會很楚的看到,那刻意的對白暗示和口條、表演方式在在都像是smith的分身)


當尼歐回去找祭師時,她告訴尼歐的,Agent Smith是尼歐的負面、反面,
也就是如果說尼歐是救世主,他就是那個黑暗世界的撒旦,有尼歐就有他。
這段話告訴我們,當尼歐升級了,他也會跟著升級,那麼第三級,
當尼歐得到了無線上網的能力的同時,smith呢?他也是啊,
反過來從母體世界無線連線進入人體,操控了人體,無怪乎,
當班恩受審問時的反應那麼的奇怪,有一種事不干己、
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的怪異反應。而且,後來林克不是說,
有很古老的程式入侵他們的電腦嗎?很妙!當尼歐成了母體的「病毒」時,
班恩(bane原意「毒」)這隻毒也成了真實世界裡的電腦病毒了!

有意思的是,這個藉由「毒」入侵人類電腦系統的史密斯桑,
與尼歐互K時,他唾了一口血水,說他多討厭這個軀殼,
口氣臭氣沖天……;頂有趣的,
想必史密斯先生在母體裡勢必是個模範潔癖怎麼可能把自己搞得髒臭呢!
搞不好母體也未必給他氣味功能,反正電腦人嘛,又不需要什麼吃啊喝的等欲望。

當尼歐回到真實世界,他察覺到了他是如何近接母體,或該說他腦波「出竅」,
「飛」越真實世界,來到機械世界,與母體接上軌,他知道了到達的路徑,
也察覺了自己的能力,清楚知道他可以如何在母體裡自由來去,
他深知只有他能解決創物主和人類的困擾!所以他要做的,
不是與人類站在一起與機械章魚作戰,而是回到問題的根源,
找到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是,編導兄弟安排了一個很有趣的橋段,告訴你,母體主系統有程式,
母體外的機械世界也有程式。印度家庭爸爸是發電系統,媽媽是互動程式,
兩人結婚後,想把孩子放進母體裡活下去。也就是說,爸爸與媽媽合寫了一支程式,
一支有ai、會互動的小程式,他們想把兩人的心血結晶放進母體裡去run,看看成不成功。
所以,需要compiler囉!所以遇到了尼歐──那位傳說中可以在母體內外自由來去的人物。

說到這裡,不由得回到編導兄弟兩。當初他們兩人創「駭客世界」,確實自日本取經,
他們受到日本動畫影響很深,所以,我們不只看到日文片假名出現在電腦訊息流裡
(照說電腦亂碼應是阿斯基叩arskico碼,怎會出現片假名呢?知道幕後動畫高手來自日本,
就一點都不難推測原因是什麼了。),我們不但看到日本動畫、漫畫常有的鋼彈、
還看到了《七龍珠》對打,直是日本動畫大集合!又命運啊、輪迴啊,
如此東方的議題與聖經故事的結合,如此的「東西合璧」,其實是日本人最擅長的手法。

因此,不難想像,現在在美國本土占有相當重分量的印度人和名詞出現在本片中:
父親是喇嘛坎卓rama-kandra,母親是迦摩羅kamala蓮花之意,女兒是莎諦sati,
乃印度一種習俗:當丈夫過逝火化時,妻子跟著引火自焚一起陪葬。
母親一個功能極強的互動程式,與只會運算的父親創造了女兒莎諦,
而莎諦這個依附男人生存的角色,需要喇嘛「渡化」才能「生存」,
渡化的方式,就是安排她進入母體世界,把她交給祭師,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但莎諦能否真正生存下來,憑藉的又是尼歐的「革命」能否成功。

資料來源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maillist_browse.cgi?more_old_epaper=su41&page_no=1&page_datas=20

台長: 小民
人氣(1,0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