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綽號叫哈克。
這個名字讓我聯想起馬克吐溫的小說「湯姆歷險記」裡那個名叫哈克的男孩。
在書中,哈克是印第安小孩,他的父母不詳,身世不明,因此他很早就必須自食其力,他住在郊外樹林裡的樹上,他在樹上搭建一座簡易樹屋。
哈克因為是孤兒,所以全身髒兮兮,身上就只那件破舊衣服,從冬穿到夏,想必,他也一定也很少洗澡,身上臭味沖天。
哈克缺乏文明的教養。
其實,我想,哈克是一個象徵,代表某一類的小孩,而這類小孩或許在台灣每個小學的每個班上都有那麼一二位。
在傳統的教育體系裡,一名學生如果他是聽話、有禮、聰明、整潔的,那麼他很容易就擄掠老師的歡心。反之,一個流鼻涕、全身髒兮兮、說話舉止不得體的小孩,很難受到老師的疼愛──像哈克一樣。
而這兩類小孩的差異不是天生造成的;它通常是因為家庭的因素。前者生長在政經地位較好的家庭,而後者多數是家庭破碎的、弱勢的。
學校的教育人員若不經反省,常常會不知覺的,助長強勢與弱勢學生間的差距,使強勢學生獲得老師較多的關愛,而應該受到更多關注的弱勢學生,反而因其缺憾而受到老師的責罵,讓弱勢學生無法有較好的成長空間。
我喜歡R。何思欽說的這句話,這句話應該也是教育人員應該常常警惕自己的一句話:
「教育制度組織向來是對良好家庭的兒童有利,由家庭進入學校最感順利的學生,也是在教育階梯上容易達到巔峰的學生。而家境與學校環境格格不入的學生則被視為愚蠢,一旦修畢法律的義務教育之後,即被推出校門。所以我們必須改善教育,使其符合各種家庭環境的兒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