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BEING 樂活城市新聞古秀美/台南報導)
臨床常聽到有人說:「老師,我今年滿五十歲,會不會得五十肩?」,也曾經聽過人說:「老師,我的手舉不起來,是不是得了五十肩?」。其實俗稱五十肩(或稱冰凍肩)的醫學專有名詞是沾黏性關節囊炎,最主要是旋轉肌群的肌腱發炎,造成的可能原因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黃佩安物理治療師表示,原發性的五十肩原因仍不明,患者可能因為肩膀周圍的疼痛而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因而造成沾黏的情形更嚴重。次發性的五十肩常見於原本已知的傷害,而使得肩關節的活動必須因此受到限制,使得一段時間固定不動的肩關節囊發炎進而產生沾黏。最常聽到女生的困擾是手無法扣內衣,而男生則是手插屁股的口袋拿東西有困難。
未積極治療的五十肩是有可能自行痊癒的,只是症狀和時間因人而異,平均至少兩年。簡單來說,整個病程大致分成三個時期。
一、 疼痛期(凍結期):
約持續10-36週,強烈疼痛感且限制肩關節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痛,最常見的症狀是晚上因疼痛而無法入眠。
二、 僵硬期(冰凍期):
約持續4-12月,動作時才會痛且肩關節活動度因沾黏而明顯受限。
三、 恢復期(解凍期):
約持續2-24月,疼痛情況減緩,但肩關節角度仍受限。
針對五十肩的物理治療,三個時期的治療方式和重點如下:
一、 疼痛期:
減低疼痛和維持關節活動度。除了電療和熱敷之外,治療師可依情況執行低強度的關節鬆動術,並放鬆痙攣的肌肉。在運動方面,要注意關節活動的範圍不可以引起疼痛,此時期也暫時避免拉筋動作;可執行肩關節和肩胛骨的被動活動和輔助的主動運動,輔助的工具可以是棍子或毛巾,兩手同時抓著,用沒有受傷的一手出力帶著受傷的一手做動作。
二、 僵硬期:
增加關節活動度和增強肌力。治療師可於進步的角度下執行中強度的關節鬆動術。患者可開始做主動運動,例如:舉棍子,或是藉由復健器材執行,例如:肩輪、滑輪和爬梯運動。次時期最重要的是運動的維持,因此離開治療室後的回家運動非常重要。
三、 恢復期:
持續增加關節活動度和增強肌力,並矯正不正確的代償姿勢。治療師可在最大關節活動度之下執行較高強度的關節鬆動術,並且教導患者自行藉由外物輔助的關節鬆動術,例如:床的反作用力。患者除了持續肩關節和肩胛骨周圍肌肉的拉筋動作外,開始加入有重量的肌力訓練,也隨時注意正確姿勢的維持。
黃佩安物理治療師進一步表示,物理治療對於五十肩最主要目的是:減低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最重要是協助患者可以回復日常生活。因此,運動的持續和正確姿勢的維持,才是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如果傳統的保守治療都沒有效果,才會考慮手術或是更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其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