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秀美/台南報導)
為推廣民眾對臺灣藝術家的認識與瞭解,長期推動人心淨化的「清涼音」,最近邀請國內知名美術史家、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蕭瓊瑞主講一系列「臺灣經典藝術家」,製作完成有聲書,本(27)日上午並假愛國婦人館進行新書發表會。
清涼音是國內頗為特別的公益團體,成立22年以來,始終以「淨化人心、提升社會」為目標,出版各式有聲書已超過上千種,當中包含自我成長、人際關係、親子教育等範疇。〈臺灣經典藝術家系列〉則是成立以來首次將內容擴及藝術家的層面,首系列即以臺灣本地的經典藝術家為主。
蕭瓊瑞教授是國內知名美術史家,對臺灣美術史的建構居執牛耳地位;先後出版的臺灣美術史論著包括《圖說臺灣美術史》、《臺灣美術史綱》、《五月與東方》、《島民.風俗.畫》等,不下數十種,單篇論文超過數百篇。作為臺灣重要的美術研究者,蕭瓊瑞向來以嚴謹的史實考證、優美的文筆和敏銳的圖像解讀能力聞名學界,在文化行政、公共藝術、博物館學及古物鑑定等領域,均富盛名。蕭老師不僅曾任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首任局長,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也是國內各大美術館的諮詢委員及典藏委員,更是文化部國寶及重要古物審查委員。在專業的學術研究之外,蕭瓊瑞教授也是國內藝壇的「名嘴」,他對臺灣藝術家的作品,總能以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方式,引領聽眾進入藝術創作的深層境界,倍受歡迎。
此次出版的有聲書,兩系列共有八位臺灣藝術家,分別是:田園牧歌─黃土水、土地讚歌─陳澄波、色彩魔術師─廖繼春、民族的色彩─郭柏川,及景觀自在─楊英風、太極人間─朱銘、水墨巨靈─劉國松、藝壇火鳥傳奇─楚戈等。這八位藝術家,前四位屬日治時期的前輩藝術家:黃土水是臺灣近代雕塑先驅,也是第一個以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籍藝術家;一生致力於臺灣風土之美的發揚,他的代表作品有〈甘露水〉、〈釋迦出山〉、〈水牛群像〉等。除〈甘露水〉目前下落不明外,其他兩件,均已名列文化部「國寶」指定名單,是臺灣新美術運動中最耀眼卻最早殞落的彗星,享年僅36歲。
本次系列內頗受矚目的陳澄波可說是近代臺灣最具代表性與知名度的藝術家,也是「228事件」的受難者,他的一生跨足臺灣、日本、中國,既具國際視野,又富鄉土熱情,更具前衛思維,是臺灣最偉大的藝術家,也是第一位以油畫作品入選帝展的臺灣藝術家。他也是目前於國際拍賣市場上,作品價值最高、屢破上億記錄的臺灣畫家。明年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中研院臺史所以及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就將結合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所等,於2014年1月從臺南首站出發,陸續在北京、上海、東京、臺北等共五個東亞城市,呈現這位前輩藝術家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追想其深耕在地、放眼國際、逐夢踏實的偉大文化志業。
此外,系列中的郭柏川和廖繼春,也都和臺南有關,他們一生最重要的時間,都在臺南度過。郭柏川是「南美會」的創始者兼導師,對南臺灣的畫壇影響至鉅;廖繼春則以色彩的多變,被喻為色彩的魔術師。八位藝術家中的楊英風、朱銘,則是臺灣現代雕塑的傑出師生檔;而劉國松和楚戈則是早期自中國大陸來臺的現代水墨藝術重要代表,呈現出臺灣美術兼容並蓄的多元風貌。
臺灣的藝術教育,長期以西洋及大陸藝術家為標的,對自己土地成長的藝術家,反而認識較少,甚至空白。此次清涼音的策劃,有意彌補這項缺憾,也期待提供國內中、小學乃至大學教育課程的需求。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藝術的重要性就像水和麵包一樣,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對許多臺灣人而言,這句話顯然不易理解,因為藝術既不能當飯吃,又如何能是生活的必需品呢?蕭教授也指出,「藝術固然不能當飯吃,但生活中沒有了藝術,這飯吃起來便索然無味。」在蕭教授的眼中,藝術不只表現於外在的作品,人的生命本身,就是最偉大的藝術品;每個人都應透過自己的生活,來塑造屬於自己的藝術生命。因此,藝術之美即是生活之美。透過這些經典藝術家的介紹,應更能理解這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