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01 20:42:28| 人氣2,6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訪)李若瑋鋼琴獨奏音樂會~

 


{
悠游臺灣新聞網/記者古秀美/台南影音報導}

 

李若瑋出生於1986年,台南人,自幼於皇家音樂學院系統(ABRSM)學習鋼琴以及小提琴;先後畢業於寶仁國小、聖功女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英國伯明罕音樂學院碩士以及最高藝術演奏文憑。

 

鋼琴新秀李若瑋小姐表示 ,這場音樂會命名為I want the Harmony-我要和諧,跟三年前到英國留學的經驗有關連。大學畢業後,一個人懷抱著夢想來到英國,要適應各種事物,如:天氣、語言、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巧妙關係,因此難免有緊張的情緒及擔憂。面對許多挑戰的同時,我也遇到人生中重要且深刻的鋼琴老師-Victor Sangiorgio

Victor是一位具有強烈企圖心及細心的老師,除了在音樂上的指導,也關心我的語言是否適應的良好。在每一堂的鋼琴課中,他盡心盡力的教學,直到我完全了解。

     有一天他送了我一塊他演奏的CD給我,裡面正好收錄著S. Greenbaum: But I want the harmonica…這首曲子有種神奇的力量,因為我聽著它,內心的不安以及擔憂忽然在那一瞬間全沒了,也變得很平靜。那時候我覺得這種內心的平靜比去吃一頓大餐所得到的快樂來的重要多了!因此我開始學習這一首曲子

 

     But I want the harmonica…此首優美的作品為澳洲作曲家Greenbaum,於1996年所完成。Greenbaum在創作此曲時受到一位長輩所影響,並有著這樣的一個故事…「當我還是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時,有位圖書館員來到我的班級,並問我們:如果有一天你搭的船擱淺了,而你只能選一項物品來做最後的享受,你會選擇什麼呢? 一支釣竿、一塊蛋糕、一本書、還是一把口琴呢?許多小孩子選擇了蛋糕,因為蛋糕甜甜的多好吃呀!

但是這位圖書館員告訴我,選擇一把口琴可以讓你不斷的吹奏,一直到你離開人間的那一刻,它不僅能創造好的聲音,也能使你的心情變得愉悅,內在的喜樂比起物質的快樂來的更珍貴。」

 

這個故事所要傳達的寓意就是內心的一種平和,這也是我音樂會所想要傳達給聽眾的,因此取名為I want the Harmony

 

李若瑋小姐2002年推薦徵試考取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七年一貫制(原台南家專)主修鋼琴師事熊育馨老師以及楊楠老師;副修小提琴,師事金貞吟老師以及洪洲老師。在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求學期間曾受陳宏寬、 PamelaViktoria Pyle(新墨西哥音樂院教授) DouglasHumpherys(伊士曼音樂院主任)指導鋼琴大師班,2008年獲得黃景川紀念獎學金(術科考第一名); 在校期間通過第二主修-小提琴考試,並於2004年隨音樂系交響樂團暨合唱團赴台南市文化中心演出<古典之美>2005年隨音樂系交響樂團與舞蹈系巡迴演出<舞動交響詩>2007年隨高雄縣交響樂團赴美演出。

 

2009年以鋼琴主修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同年考取英國伯明罕音樂學院並獲獎學金,師事Victor SangiorgioSimon Nicolls。留學英國期間積極參與許多大師班以及演出活動: 2010年獲獎學金得以參與伯明罕國際鋼琴藝術節(BIPA),並於閉幕式演出; 20114伯明罕聖馬丁(St. Martin)大教堂舉辦個人鋼琴獨奏會、6月於伯明罕音樂院 Adrian Boult Hall舉辦碩士畢業音樂會、11月與伯明罕交響樂團公開售票演出孟德爾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2月於伯明罕音樂學院Recital Hall參與演出李斯特兩百週年紀念音樂會; 2012 1月於英國Bournemouth University 演出協奏曲決賽音樂會、3月於伯明罕音樂學院Adrian Boult Hall舉辦鋼琴獨奏會、 5月於伯明罕音樂學院Adrian Boult Hall與保加利亞小提琴家Zhivko Georgiev以及賽普勒斯聲樂家Theodora Raftis售票演出二重奏之音樂會。旅英期間曾受Ashley Was Carole Pressland Louis Lortie Leon MaCawleyMark Bebbington Martin JonesMikhail Kazahevich Peter Donohoe大師班指導,並在音樂學院擔任研究所表演藝術課助教以及大學部法文藝術歌曲鋼琴伴奏。

目前任教於台南市崇明國中音樂科以及弦樂團指導老師、南台灣交響樂團小提琴特聘協演人員。希望藉此鋼琴音樂會用美妙的樂曲分享大家,將鋼琴演奏帶入截然不同的全新境界,誠摯邀請大家前來聆聽

 

  


 

地點: 以琳內科診所~  台南市佳里區建南街161:

時間:22日下午2:30

 

演出曲目:

舒伯特: 即興曲第二號,降A大調,作品一四二之二

F.Schubert (1797-1828): Impromptu No.2 in A flat Major, Op.142-2

 

樂曲解說:

舒伯特: 即興曲第二號,降A大調,作品一四二之二

F. Schubert (1797-1828):Impromptu No.2 in A flat Major, Op.142-2

舒伯特即興曲作品142一共包含4首,此曲-A大調為第二首。小步舞曲風的典雅風格為本曲的風格,一開始主部以和聲進行為主軸,和聲的變化讓第一段顯得非常優美;中段trio右手採三連音的音型演奏與左手的低音變化做融合,並在後半轉入降D大調,經過許多和聲變化後回到主部。

 

 

 

樂曲解說:

 

 

演出曲目:

莫札特: D小調幻想曲K.397

W.A. Mozart (1756~1791): Fantasy in D minor, K.397

 

巴哈-布梭尼: D調夏康舞曲 BWV1004

J.S. Bach (1685-1750)-Busoni (1866-1924): Chaconne in D minor,BWV1004

 

戈林鮑姆: 我要一把口琴

S.Greenbaum (1966- ): But I want the harmonica…

 

 

舒伯特:流浪著幻想曲Op.15

F. Schubert: WandererFantasy Op.15

第一樂章: 熱情如火的快板,但不要太快

Mov.I: Allegro con fuoco manon troppo

第二樂章: 慢板

Mov.II: Adagio

第三樂章: 急板

Mov. III:Presto

第四樂章: 快板

Mov.IV: Allegro

 

這首C大調的幻想曲,被稱作作為<<流浪著幻想曲>>,是舒伯特一首特別且重要的鋼琴曲,創作於1822-1823年之間。。四個樂章不間段的被演奏,並且依附在一個短小的動機: --短,這個富有節奏感的短小動機來自於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流浪者>>鋼琴伴奏部分。

 

<<流浪者幻想曲>>因擁有強烈的情感張力、戲劇性、簡潔且完整的曲式架構而傑出,並且可以感受到這首作品擁有19世紀的浪漫樂派風格之交響曲風格。主題發展於一個動機的創新、新穎的曲式架構(不間段的被演奏) 都影響之後的作曲家,如: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流浪者幻想曲>>除了在曲式架構上影響日後的作曲家之外,在整個雄偉的音響效果也賦予交響性,這與一般我們對舒伯特的印象(以旋律感為重)更為新的突破。

 

第一樂章「熱情的快板,但不要太快」,一開頭就在強而有力且附節奏感的第一主題上使用<流浪者>的伴奏音型。這個音型(--)也用於第二樂章「慢板」,採用變奏曲式,八小節的主題採自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流浪者>,這也是此曲名為<<流浪者幻想曲>>的原因,八小節主題後包含六個變奏,隨著變奏的不同手法揚起幻想的氣氛,也是整首作品的核心。第三樂章「急板」是一首詼諧曲,中段(trio)為對比的優美旋律。第四樂章「快板」包含許多十六分音符,一開始採賦格形式,整曲在輝煌的十六分音符引領之下,在強而有力的和弦下結束,完成漫長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莫札特: D小調幻想曲K.397

W.A. Mozart: Fantasy inD minor, K.397

莫札特於晚年(1982)寫下此首具有浪漫風格的幻想曲。從樂曲曲式來看,此曲缺乏傳統的古典奏鳴曲式,並加入三次的華彩樂段,這樣浪漫的作曲手法正是標題所名的「幻想曲」。此曲分為兩大段D小調以及D小調,小調的部分所表現的情感是較為憂鬱; 大調可以感受到明朗的情緒以及天真無邪的個性。整曲包含了許多不協和和弦、半音階以及無預警的和聲轉調與解決,表現出浪漫主義的風采。

 

巴哈-布梭尼: D調夏康舞曲 BWV1004

J.S. Bach-Busoni:Chaconne in D minor, BWV1004

此曲改編於巴哈 <小提琴無伴奏>第二號組曲中的夏康舞曲。<夏康舞曲>為三拍子,主要的拍子為第二拍,主題以低音和弦構成,以變奏曲的形式呈現。

巴哈創作此曲時並未加入任何的速度記號 ; 1893年布索尼將此曲改編為鋼琴版本-不僅注入了豐富的和聲、華麗的技巧還加入了速度記號、踏板、力度、表情等。 在結構上分為三個段落,分別為D大調-d小調- D大調 。四小節的主題之後有三十九個變奏,每個變奏因為不同的織體而產生有對比的風格特色,除了展現鋼琴家的技巧,也充分表現鋼琴的音響效果並具有交響性。

 

戈林鮑姆: 我要一把口琴

S. Greenbaum: But I wantthe harmonica…

此首優美的作品為澳洲作曲家Greenbaum1996年完成。作曲家Greenbaum在創作此曲時受到一位長輩所影響,並有著這樣的一個故事

「當我還是個六、七歲的小男孩時,有位圖書館員來到我的班級,並問我們:如果有一天你搭的船擱淺了,而你只能選一項物品來做最後的享受,你會選擇什麼呢? 一支釣竿、一塊蛋糕、一本書、還是一把口琴呢?許多小孩子選擇了蛋糕,因為蛋糕甜甜的多好吃呀!

但是這位圖書館員告訴我,選擇一把口琴可以讓你不斷的吹奏,一直到你離開人間的那一刻,它不僅能創造好的聲音,也能使你的心情變得愉悅,內在的喜樂比起物質的快樂來的更珍貴。

我永遠記得這位圖書館員的一番話,如果您是台下的這位圖書館員那這一首曲子將獻給您」

作品構建於一些極簡主義的程序,包含: 樂句的重複、主題動機的變型手法、卡農等,這些創作手法都脫離不開主題,並且以’D’音為主軸。 這些重複的小節、持續的低音、節奏以及長音的方式, 暫停音樂演進,給聽眾有永無止境演奏的聽覺效果。


 

台長: 古 秀 美
人氣(2,6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