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22 14:59:18| 人氣5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飛的理由

我一度覺得我不再有創作的必要。
 
我身上依舊帶著一本美麗的小本子,每一頁都有精美插圖的那種。在我高中的時候,蒐集靈感,那時我對寫作滿懷熱忱,曾以為創作是生命的全部。現在已經像燭火燒到盡頭,燭淚已乾,凝成血一般的滴柱。
 
我以前覺得能寫是福氣,能得五色筆,描繪風的色彩、光的足跡、生活時空的遞嬗,原是獨到的恩典。以前被班上的人封為國文大將,享受被全校的人行注目禮,實在是一種虛榮。
 
我會想起一位在建國花市推銷自己畫作的中年畫家,他戴著釣魚帽,掩飾他的童山濯濯。他的畫,老實說並不特出,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但他興致勃勃的向路人介紹他那看起來像幼稚園圖畫的作品。
 
我不覺得他高貴,我只覺得他好狼狽又落魄。文學,說穿了仍然是貴族的消遣,文學從來就是小眾的。以前我會覺得文學是圭臬,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定國,往昔會覺得創作賦與生命意義,文學是上帝的眼淚。我不是說那樣的看法不對.......。
 
而是當我發覺,人們依我的文章將我定罪,拿我的一字一句對照我的內在及行為,終於顯出端倪。他們看見我的軟弱與矛盾,誰禁得起這樣的解剖?任何人都禁不起的,更別說我.....。
 
Knowledge is Power,培根如是說。知識令人成長,正確的知識叫人得力。但我更深的體悟到為何佛家說人有「所知障」「善根魔」。知道的越多,心中的障礙越深,越是想做好越不能自在,被綁得越緊。
 
「人自識字憂患始」,人越懂得是非善惡,越有知識,反而不能超脫,如墜五里霧中。煩惱斷不盡,憂愁難解。
 
「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加增智慧的,就加增愁苦。」「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以為知識使你有道德又聰明,心中卻愁悶不已。因為人知道卻不能做到,知行不能合一。
 
尚書有云:「猩猩能言,不離獸言;鸚鵡能語,不離鳥語。」
 
是故可能會像《莊子》裡「邯鄲學步」的人一樣,想學習走路走得好看,最後忘記本來如何走路,爬著回家。或者意圖逃避自己的影子,狂奔而不肯休息,最後累死了......。(其實只要坐在樹蔭底下休息,影子不就沒了嗎?)
 
為何中國的文人不是像蘇東坡、李白一樣被貶謫,就是像杜甫百病纏身。文天祥、史可法,若非忠臣烈士之名,文章真能名留青史?王國維投身昆明湖,李後主被封「詞帝」,
 
我覺得嘻笑怒罵,倒不是真心褒揚。徐渭與王弼,奇人異士卻不得好死......。中國的文人命運多舛,比紅顏更薄命。
 
然而在中文浩浩蕩蕩的書海裡,與歷史滔滔滾滾的黃河下,這還算好的哩!君不見曹丕「典論論文」中明明白白的為文學哀悼,為文人情殤。多少騷人墨客來來往往,字句飛揚在風裡,卻像子夜裡的燭影殘光,顫微微的舞蹈、吹熄,連嘆息都來不及,人就已埋棺黃土 ......。我是甚麼人,我豈敢妄言綺語,恨不得像佈道家一樣,叫全世界聽我獨誦。想得盡天下的讚美,想要以文學敲鑼打鼓,唯恐天下不亂呢?
 
我曾想要拿下所有文學獎,幻想出書,幻想被鎂光燈圍繞,被青少年膜拜。或者當一名讀書直到深夜,扶正黑框大眼鏡,粗茶淡飯仍然筆耕不休的作家。當我發現我口袋裡的銅板啷噹作響,提醒著我我買不起好看的衣服,我笨拙得連模具工廠的學徒都當不好。當我讀書讀到近視加深,開始落髮,迷失於卷宗與檔案夾之間,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賺幾百塊錢。人們卻耳語著我的不是,傳說著支支吾吾的厭棄與嘲諷時。
 
我只有看著網路上多如過江之鯽的小說,不擔心文學變得膚淺,也不擔心聲光效果取代閱讀。我以前會擔心文學的式微,以次文化為恥,現在神清氣爽了點。我知道文學不是不重要,而是還有更重要的。我必須戮力於社會關懷,回歸現實,並且絕不是執鏡繪影,必須更將靈魂貼近這塊土地,將翅膀落實在有悲有喜的尋常人生。更著眼於人我的兼達,勝過我是否創作、煮字療飢、以字為糧。我會更熱心熱情的工作、更朝氣蓬勃的生活、更實在的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台長: 張真橙
人氣(5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