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認真的看完這篇評論,慶幸自己不是在大樹下長大,也慶幸自己的孩子應該也不是在大樹下長大,前者似乎為自己的白手起家自豪,後者也似乎為自己不夠成材找藉口。
人生真的很矛盾,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似乎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
王永慶去世,在隆重的告別式之後,家族間的紛爭悄悄登場:關於財產的處置,關於集團的經營,有人質疑「七人小組」的功能、接著一封存證信函的疑雲,山雨欲來之際,突然又有急於認祖歸宗的另一房子女出現……
家族的悲喜劇之中,有一類人值得您特別付出同情,那就是豪門的子女。尤其被指定繼承的嫡長子:雖說銜著金湯匙來到人間,但前有一個創業典範的巨大身影,父子之間充滿糾結的情愫。很不幸地,兒子必須竭盡一生之力以證明自己,證明自己還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憑著庇蔭才有了存在價值。一般來說,在豪門第二代身上,看見的常是過度的倚賴與過度的叛逆,其實,都不過是對父親巨大身影的「反應」而已。在某一個意義上,終其一生,走不出君父的城邦。
強勢父親 是庇蔭還是陰影
強勢父親是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對兒女,樹下雖然安逸,卻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王文洋與王永慶,正是這種關係的典型。當年因為呂安妮事件的導火線,終於躍上檯面的互相「切割」,其實,具象化了希臘神話裡父子間的愛恨糾葛。放在心理分析的層次:鬥志昂揚的父親總有「殺子」的衝動,不如此,無以證明自己長存的意志;孩子若不藉著象徵性的「弒父」割斷紐帶,無以長成獨立的自己。
但這紐帶總是牽絆難捨,等到君父崩殂,王文洋跪迎棺木的那片刻,攝影機特寫他的嚎啕:其實,淚水是一種最好的宣洩,甚至一舉衝開心底的黑盒子:除了孺慕的渴盼,裡面亦藏有深刻的自憐,是的,自憐身世,生在這樣的人家,注定了一條坎坷成長路。
我們的傳媒,奉上的卻是一個最簡單的解讀框架。
簡單地,總在一個事業成功的人身上尋求道德典範:他是經營之神,他克己至儉,他樂善好施,接著擴大解釋,必然修身齊家、必然內聖外王,果然,在媒體的大幅報導中,三房妻子都進退有節、九個兒女都緬懷親恩,有人想起「父親替我夾髮夾」、有人想起「忘不了結婚時父親替我擋酒」,在個人感情層次,他竟也被標榜成愛心父親與愛心丈夫。
想追索的 是家產還是父愛
媒體先是過度溢美他對兒女的關愛(關愛?是關愛還是遂行意志?如果是關愛,怎麼沒關注到孩子的個別差異?),然後,媒體才迅速發現親恩言辭可能是卡位大戰的前奏。事實上,每一房子女都在強勢父親的意志下受到某種「扭曲」。如今下葬前的暗潮洶湧,那份委屈與不平,必然在君父活著的時候已經種下根由。更可能地是,當事人恐怕「扭曲」到……連自己也分不清楚,想要討回來的,到底是有形的家產?還是正朔繼承的地位?或者,更抽象的,真正追索的竟然是從來欠缺的父愛?
康德說過:「在人性的曲材上,豈可能有絕對的真理」。(Out of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no straight things was ever made.)我們的媒體,面對社會的指標人物,總意圖在不完美的人性上找到絕對的完美。一方面是順勢而媚俗,另方面是庸俗化儒家的殘留。反過來說,媒體如果有一個理性的敘述框架:私人領域歸私人領域,公共領域歸公共領域,而私人層面的負欠甚至寡情、無情,並無損其公共領域的偉大貢獻。媒體面對逝去的經營之神,若能夠如實敘述他:雖是成功男人,在處理私己親情上卻可能缺少細膩與敏感(換句話,就是對個別差異的尊重),甚至能夠同情偉大父親帶給兒女可能是傷害性的烙印,那麼向未來看,我們社會應該會少一些偽善吧。
(路平:本文作者為作家、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
【2008/12/04 聯合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