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整個世界綻放―讀《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凌性傑(節錄)
我以為,文學作品可能形式各異,但都負擔了傳達與溝通的任務。所有語文形式中,詩可能不是最有效益的溝通形式,但是最具美感的溝通。這美感既來自於字句音韻,更來自於虔敬真誠的愛意。對世界實有所愛的人,就會喜歡詩。以詩的形式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這過程就是最大的報償。寫詩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
我喜歡這本詩集的澄澈敦厚,以及滿滿的眷戀。這或許也正是李長青與他的詩最迷人的地方。
...
愛與寂寥,都是這些小日子裡的角落的身影
◎黃文成(節錄)
長青的詩,總有那一股危險的柔情瀰漫詩句間,讀其詩,常誘使讀者落入文字裡的呼吸與開闔而忘了出陣列,讀者著迷在其文字陣列裡,最後失了魂。因為李長青常常用文字叩問世間裡的最純粹,但也最心碎。
愛與寂寥所呈顯的文學意象,都是李長青對這世間的凝視與詮釋。
...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李長青
只要一個心事漲潮的
夜,整個世界
滄桑若隱若現
(它們不斷展延
流淌,翻騰,質變……
直到拓為
豐饒的月暈)
成為心的一隅
任何可能的天氣
愛與寂寥都曾是
神秘的星球
潮汐著,生活的歧義
悅耳動聽肅穆淡然
都曾是無盡華麗的發音
愛與寂寥都曾經
熱切而真實的發聲
儘管星光褪盡
記憶的沙灘
輾轉了醒與睡的海岸
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
悲切而嫻熟的發生
...
我時常想起 ◎李長青(節錄)
我時常想起,如何開始對詩,產生興趣。
當我在學生時代發現有一個「文字的世界」時,竟然似乎是那樣大大的、遠遠的、靜靜的卻也狠狠的甚且許多時候彷彿若是決絕的不同於「生活的世界」時,我便隱約明白了,文字的世界,應該可以是一個接納我,進而收納我的地方。
當然,必須是時間漸漸推移到比較後來的時候,我才更清楚知道,文字的世界於我而言,已濃縮,結晶成為「詩」的借代;此外,我也更清楚感受到,文字的世界如何在接納了我以及我的情緒、思維之後,進一步也收納了我的人生。
我時常想起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也時常感到分散隨風轉,此已非常身。不重來的,不只是盛年;難再的,也非僅一晨一日。
我時常想起我是如何因為詩,而在這個可怖多憂的生活的世界裡,不只一次,變得勇敢。不只一次,變得自信,變得堅定。
而無論是在「文字的世界」抑或「生活的世界」裡,愛與寂寥,總是不斷發生。愛與寂寥都曾經熱切而真實的發聲,不一定哪個好,哪個壞,他們就只是,悲切而嫻熱的,發生。
寂寥是什麼?愛以外的物件,愛以外的時間,愛以外的存在,就是寂寥了嗎?愛與寂寥有正負或得失嗎?是截然的趨向或走避嗎?
愛與寂寥有時都是美好的,有時卻同樣沉重。有些時候,愛與寂寥輪番現身,依隨著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的時序,前後左右,與我們節節奏奏攪拌在一起;然而有些時候,即使在愛的進行式裡,竟也同時摻了寂寥的成分,他們一道,詮釋了生活,他們共同,調味了人生。
...
一本詩集,友人序和作者後記,和詩一樣精采,忍不住一字一句記下來。自懂事起,對字就感到親切,有種莫名的眷戀,覺得小小的方塊字,藏著大大的世界。隨著年齡漸長,更發現文字的世界,蘊含宇宙洪荒,山川歲月,洋溢知性與情感,徜徉其中,樂而忘憂。
文字的世界,連結著生活的世界。幾天前,飄著秋雨,些許寂寞,更多的是寧靜與詩意;現在,秋陽露臉,清朗中有著澄澈與暖意。晴雨變換,季節遞嬗,人間的聚首與分離;某個場景,一段旋律,生命的起伏跌宕......總在不經意間,遇見愛,與寂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