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遇橋
打鐵寮古道上的東興橋
散步遇橋
石門的大平紅橋
...
回家讀書也遇橋
節錄如下:
...
李黎<夢浮橋>
孤心已飄遠,棄離浮世憂
浮舟雖遠去,未辨俗岸徑
―《源氏物語》和歌
此橋此景,竟還是把我拉回到夢浮橋的物語世界去了―這不就是一座從人間通往桃花源的橋,也是從現實引渡到夢幻的橋嗎?橋這一端是此際,橋的那一端是彼岸。原以為根本無關的一座現代的橋,卻隱隱接連上千年前那座夢也似的、浮世間的虛幻之橋了......
那晚在琵琶湖歇宿,「夢浮橋」的意象始終擱不下。為什麼終卷篇名要取這三個字呢?在半醒半寐的朦朧中,石山寺白日的景象漸漸轉成夜晚,一輪明月從湖上冉冉升起......是了,一千年前的那個月圓之夜,閱盡世事的才女,早已在石山寺澈悟人生了―情牽愛欲無非是夢,難以捉摸更不可恃;而「浮」字在發音同「憂」,豈非憂思之意,「浮生」、「浮世」的虛飄徒然就更不在話下了。至於那橋―接引度化,是要把有緣人帶向桃源仙境呢,還是走向另一處更不可知的彼岸?
一千年了,故事沒有講完,夢亦猶醒未曾醒;世間處處仍有浮橋,引渡那些相信美麗的文字可以編織成夢的癡人。
...
李黎<覓渡橋>
由於荒廢已久,橋上甚至灌木蔓生,倒也別有雅趣,卻也觸目淒涼。比起楓橋的熱鬧,覓渡橋愈發像個孤獨遺世的寒士,也才真像座古橋。
我在橋的兩端來回走了無數次,戀戀不捨,從各個角度拍了許多照,還是不忍離去;直到發現相機的電池用完了,才想通再美的橋也是用來由此到彼的,所謂過橋即是路過,我這樣來來回回算什麼呢?
蘇州的水比起那年看見又更少了,幸而橋還在。人生如渡,世事如渡。覓渡而得橋,且是美麗古樸的橋,該是何等幸運歡喜。還需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橋嗎?
...
王安憶:
我發現,被抛棄被遺忘的一閃念,實際上是一座橋樑,它將我們渡向彼岸―那更完美更長久的存在。
...
渡橋,時而有意,時而無心。有形的橋連接想去的地方,無形的橋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心裡搭一座橋,予喜歡的人事物。文字是橋,意念是橋,修為也是橋。此岸到彼岸,過程與結果,一樣耐人尋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