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每個禮拜去中醫傷科針灸兩次,腳傷逐漸改善,生活恢復正常,家事纏身,閱讀的時間減少,但我還是想要把這本不是很容易讀,但對心智成長很有幫助的<快樂學>看完,這次就從68頁開始。
P68: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克德勒在<快樂的藝術>一書中說:「我開始相信達賴喇嘛已經學會帶著一種滿足感,以及某種程度的寧靜在生活,這是我在其他人身上從未看過的。」;我的朋友艾倫華勒士認識一位西藏的隱士,20年來他都生活在一種「持續喜樂的狀態」。
從這當中我學到的是:如果有智慧的人能夠快樂,那麼快樂必然是可以得到的。此處的重點並非要否定我們目前的生活,而是鼓勵我們從那些已經清楚苦樂真諦的身上學習,並獲益。
根據哲學家安德烈.斯龐維爾的說法,「智者已無任何希求及期待,因為他是全然的快樂,所以他一無所求;因為他一無所求,所以他是全然的快樂。」…………..我們並非生來就是智者,而是逐漸變成智者。
P69:你可以說這一切都很具啟發性,但對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我們有家、有工作,生活環境與那些隱士截然不同。然而智者在提醒我們:我們可以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不可能都變成奧運標槍選手,但可以學會如何擲標槍;不需要變成阿格西才喜愛網球;或變成路易斯.阿姆斯壯才喜歡彈奏樂器。
心靈修行有很大的利益。事實上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禪定,就可以練就真正的心靈轉化。
P70:當我在巴斯特學院工作時,深陷巴黎的大都會生活中,每天短暫的禪定為我帶來莫大的助益。它們像氣味般滯留在日常生活中,然後賦予全新的生活價值。
我說的禪定不單只放鬆而已,而是一種向內(自己的內心)的觀照,不論情緒高昂或憂鬱,注視著念頭如何生起,同時對念頭薄紗後一直存在的寧靜單純境界做禪定,是非常有益的。
當我們找到些許內在祥和後,情緒和事業都會更充實快樂。當我們能從內在的恐懼不安(通常是因為太過自我中心的緣故)中解脫出來,就少些害怕,自然會對他人更開放,同時也更能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突發狀況。
P71:正如基因及人口學者盧卡.卡瓦利.基佛札和其子法蘭西斯柯漂亮而精準的說到:「除了被允許強至於其上的限制外,我們的內在是完全自由的。」這份自由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轉化一個人,讓他培養滋潤自己的所有能力,在生命的每一剎那都能活得滿足而充實。當個人因條件成熟而改變,世界也跟著改變,因為世界是由個人所組成。
P78:根據佛法的經典,痛苦正如「宇宙現象」般,將一直存在,但每個生命都擁有從痛苦中解脫的潛力。
P82:就像分辨快樂及享樂,我們也必須弄清楚不快樂及暫時不舒適的差別。後者(享樂)完全取決於外在情境,而不快樂是一種深刻的不滿足,就算外再條件好的時候也一樣不快樂。
兩個層次的經驗,可以用波浪及深海來比喻。暴風橫掃海面,但海洋深處依然是平靜的;智者永遠與深處相連。相反的,那些只知道表面而不知道深處的人,就會被痛苦的浪濤席捲而迷失。
P83:聖者與凡夫的差別就是,前者對受苦的眾生懷抱無條件的愛,會盡一切的力量來減輕他們的痛苦,但不會動搖他對世界的洞見。重要的是,在別人需要時,一定伸出援手,而不會在生死這個戲碼上演時,屈服於悲痛與哀傷。
P84:有一位母親在臨終時告訴她兒子:「別以爲把我的死當作你生命中的大事,是對我的讚揚,做為一個母親,你能給我最大的讚美就是好好的活著,擁有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生命。」
P85:如何面對生命中的痛苦經驗,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我們的態度。因此,我們應熟悉並準備好面對生、老、病、死等無法避免的情況,而非毫無準備的去面對這一切。
身體或道德上的痛苦可以很強烈,但我們的人生觀可以不被它們摧毀。一但獲得內在幸福,就算遭遇最大的困境,也比較能保有抗壓性,或有迅速恢復的能力。
讀到這裡,我想起20歲時父親過世,當時他70歲,我非常悲傷,經常獨自去墳場,在他的墓碑前哭泣,這是第一次遭遇親人的生離死別,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等到母親84歲過世時,我已經要40歲了,也親近法鼓山多時。
我打電話到法鼓山台中分院申請「助念」,認識和不認識的師兄師姐陸續來到,加入助念行列,我雖然淚水決堤,但還能在心中默念佛號。他們許多人在客廳、餐廳、樓梯口任何可以容身的地方爲母親念佛。
從下午三點多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有人爲母親開示:「佛說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必然的現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一定可悲…………」之後才離去。
過程平靜祥和,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死」其實就像落葉凋零一樣自然。我對孩子說,「我若死了,別爲我哭泣,只要幫我唸佛,遺體火化後將我植葬在台北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縣府委託法鼓山佛教基金會管理維護)。」「好的」他們反應平靜,值得欣慰。待續..................
文章定位:
人氣(34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