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30 14:45:34|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植牙後之全口活動假牙重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姜勃智、陳柏成、陳文男/台南報導】

衛福部台南醫院牙科主任姚宜吟昨日指出:105年3月23日鄭女士第一次看診當時81歲,因口腔狀況造成咀嚼困難,可選擇的食物種類減少,只能依靠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影響營養攝取及體重減輕。家屬陪同至本院牙科就診,經由姚宜吟主任評估後,發現鄭女士齒槽骨狀況若直接製作全口活動假牙重建,在未來的假牙使用及咀嚼上是不利的。因此建議鄭女士及家屬可以配合人工植牙植入及骨整合技術,以全口固定式植牙義齒完成重建,個案及家屬瞭解整個治療過程及費用後同意接受並進行後續的手術及重建。術後狀況良好,個案初期(一年內)每個月追蹤一次,之後每半年追蹤,個案口腔咀嚼能力改善後,食物營養攝取也相對增加。

老人的口腔問題包含口腔組織的老化、牙周病的惡化、牙根齲齒的增加、牙齒的喪失、老人特有的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癌、義齒的適應問題、全身性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所造成口腔組織的變化及口腔疾病的發生等。實證醫學資料顯示,口腔健康較佳的長者,會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也會因外貌的改變而影響社交生活;而缺牙數較少,可充分咀嚼食物的長者,其生活品質及活動能力高,運動、視覺及聽覺機能也較佳。

根據之前所述,上顎牙床萎縮量較少,且整體承壓面積大,即使以傳統的上顎全口義齒治療,若能掌握印模觀念與排牙咬合的相關細節,製作兼具美觀與功能的活動義齒並不困難,病患也能滿意的接受。而下顎雙側後牙缺牙,若以傳統活動假牙方式,相對的,整體的不穩定因素較高,所以,若能利用植牙治療,將下顎改為固定式義齒,讓病患不用戴下顎活動假牙,應為治療上的首選目標。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顎無牙的情況下,若要製作最少顆數的植牙輔助覆蓋式義齒(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並減少上顎牙床的覆蓋面積,多數的文獻回顧建議以4 顆植體以上為宜,若少於此數,臨床失敗率則大為提高。若以下顎雙側後牙缺牙區牙脊萎縮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在雙側後牙依固定式義齒方式治療,則較理想;但若是佩戴下顎活動假牙,下顎牙脊萎縮的程度則較為嚴重。故根據此觀點,下顎遠端游離缺牙區,若能以固定式義齒重建,對上顎或下顎牙脊的保留均有較正向的意義,對於避免合併症候群(combination syndrome)的發生,臨床上也是較佳的選擇。

相片:衛福部台南醫院牙科主任姚宜吟於記者會中表示,鑑於植牙後全口活動假牙重建之完整有助於營養攝取。

台長: 新任社長 姜四海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